中国海军现在就全员装备电磁炮啦?别笑,这是清朝人的预言

频道:生活应用 日期: 浏览:36

【军武次位面】:杨树

电磁炮生活应用_晚清科幻小说 陆士谔 新中国 电推进电磁炮

这个时候,就有中国人知道电推进电磁炮了?真的!

地铁、世界博览会、海上大阅兵、电磁炮、联合国……这些当今中国人习以为常的事物,倘若在一百多年前的清朝时期就有人提前提及,你会觉得不可思议吗?事实上,这些确实都被预见到过!

电磁炮生活应用_晚清科幻小说 陆士谔 新中国 电推进电磁炮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还记得吗?

一百多年前的清朝末年,国家正处在历史最低点,当时的读书人对现实深感痛心,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例如我们熟知的晚清四大谴责小说,这些作品极具现实意义,将当时官场和民间的各种丑恶现象描绘得非常透彻,如同能够刺向自身的锋利解剖刀。

现实主义的存在,必然催生浪漫主义。在同样一段令人倍感失落的岁月里,部分人仍旧存有一线念想,憧憬着中国的光明前景,陆士谔笔下的《新中国》便是这股思潮中的突出范例。

电磁炮生活应用_晚清科幻小说 陆士谔 新中国 电推进电磁炮

陆士谔于1878年诞生在上海朱家角的一个文风浓厚家庭,是清末民初期间的小说创作者,在创作小说之前,他曾经从事过医生职业,这一经历与鲁迅有某些共同点。和当时众多进步的读书人一样,他看到晚清的衰败景象,内心感到非常不满。不过他创作时的着眼点并非批评,而是寄望,为将来的中国设计一个美好的前景。

电磁炮生活应用_晚清科幻小说 陆士谔 新中国 电推进电磁炮

《新中国》的完整名称为《绘图新中国》,其中“绘图”指的是构思和展现的意思。该书在初始版本时,虽如今可归入科幻类别,彼时却被称作“理想小说”。

晚清科幻小说 陆士谔 新中国 电推进电磁炮_电磁炮生活应用

现实中的清军令人失望,只能寄望将来

《新中国》为何被视作科幻作品?因为它展现未来图景,想象成分在所难免kaiyun官方网站登录入口,对科学的向往尤其明显。近代中国屡次遭受列强欺凌,武器落后是根本症结,作品对此着墨颇多,描绘了未来中国科技与军事力量的卓越。

小说中,这些都不见了

这部小说起始处,主角陆云翔,实为作者本尊,当时正身处于宣统二年,即1910年,饮下数杯浊酒,沉沉睡去,待他再度睁开眼时,竟发觉时光已悄然流逝四十年,当他漫步于街头,所见所感大不相同,外国人士皆温文尔雅,昔日的“英捕”与“印捕”已销声匿迹,租界区域亦被正式收回,治外法权自然随之消亡。

电磁炮生活应用_晚清科幻小说 陆士谔 新中国 电推进电磁炮

甲午战败是中国人心头之痛

对强大海军的渴望十分强烈

李友琴(陆士谔的妻子)告知他,中国已经非常强大了,并且是当今世界最强的国家,小说的第二章节名为“全球领先大力发展海军”,通过李友琴的讲述,展现了中国科技的发展以及海军力量的强大,

当今科学非常发达,人才非常丰富,陆军和海军,以及电机制造等各个领域,掌握相关知识的人很多,因此这次,军舰必须由自己建立工厂来制造。

如今,我国沿海地区纷纷设立造船作坊,全国范围内共建有九个大型造船基地……并且,我国建造的各类军舰,既坚固又灵活,均非其他国家所能比肩,因此一些国家对我们心存畏惧。

电磁炮生活应用_晚清科幻小说 陆士谔 新中国 电推进电磁炮

这个东西,清朝人就预言到了,神奇!

中国海军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呢?原来在于如今看来仍属前沿的电驱动技术。

“新型军舰究竟依靠什么动力前行?”“这也是我们国家最新研发的成果。我们国家的军舰,全部采用电力驱动运行。”

电力怎么产生的呢?主要是依靠燃烧煤炭来提供,煤炭资源是必须使用的。但是,发电用的煤炭消耗量,相比起蒸汽机来说,要少很多。因为用煤量减少,那么用来存放煤炭的场所自然就变少了,剩下的地方都可以用来储存火药了。

电机的运行方式同当今的电推进理念如出一辙,都是通过热力转换发电,再驱动电动机运转的模式,晚清时期一位医学界人士,竟能提出如此富有远见的精准判断,着实令人赞叹不已!

晚清科幻小说 陆士谔 新中国 电推进电磁炮_电磁炮生活应用

150年前,中国海军实力还不如秘鲁

现在已是世界第二

舰船的素质很强,舰艇的数目也非常庞大,具体包括一级巡洋舰五十八艘,二级巡洋舰六十二艘,战列舰八十艘,驱逐舰一百艘,潜艇七百艘,这些舰艇加起来的总数是一千艘,如果按舰体数量来计算,总计有三十二亿六万九千八百七十四个单位,海军的整体实力在全世界范围内排在首位。

晚清科幻小说 陆士谔 新中国 电推进电磁炮_电磁炮生活应用

这个数额实在太庞大了,即便把全球所有军舰汇集起来,也远远不够。参照实际情况,我国海军目前拥有三百多艘舰船,整体吨位达到一百四十五万吨,舰艇数量居世界首位,整体战力排名全球第二,这个位置与预期相差不大。

电磁炮生活应用_晚清科幻小说 陆士谔 新中国 电推进电磁炮

晚清时期开元棋官方正版下载,潜艇还是比较科幻的舰种

今天的中国已经有不少了

小说第十一回名为《吴淞口大操海军》,该章节生动展现了海军事宜的雄伟景象。

看到那成百上千艘战船,立刻分成四股,向五里外游弋,排成阵型,远远望去,宛若巨蟒蜿蜒。旗舰上旗帜一展,两侧立刻有上百艘鱼雷艇呼啸而出。发射完鱼雷,又操练潜艇。那些潜艇更为奇特,时而跃出水面,时而没入水底,姿态变幻多端,令人惊奇。

晚清科幻小说 陆士谔 新中国 电推进电磁炮_电磁炮生活应用

像不像南海大阅兵呢?要是加上航母还真有点像!

对海军的未来发展,《新中国》也有精准的描述,同时该书还预见了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和浦东地区的建设进程。故事里描绘了四十年后的上海景象,街道非常宽阔,商业店铺遍布各个角落,长江之上架设了连接浦东的桥梁,并且修建了过江隧道,隧道从地下穿过,铺设了铁轨,电车在其中来回穿梭,络绎不绝,长江上还有一座如同彩虹般的桥梁横跨江面,人们走过桥梁,便来到了浦东,那里四十年前的南京路一样繁华热闹。

电磁炮生活应用_晚清科幻小说 陆士谔 新中国 电推进电磁炮

连国家银行的位置都说准了

这些举措都是为了筹备“万国博览会”——“宣统二十年,决定举办万国博览会,……于是选择浦东地区建设展馆。当时,上海市民因交通不便,才倡议修建这座桥梁。如今,浦东区域的繁荣程度已接近上海。中国国家的银行分行,就设立在浦东那边呢!”

电磁炮生活应用_晚清科幻小说 陆士谔 新中国 电推进电磁炮

上海过江隧道早就被预言了!

一百周年之际的2010年,上海如期举行了世界博览会,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总部也确实位于浦东地区!小说所描绘的将来上海地铁与地下通道的布局,与现实中的延安东路地下通道、地铁一号线路、南浦大桥等地理位置完全一致——这样的预言实在太精准了!

电磁炮生活应用_晚清科幻小说 陆士谔 新中国 电推进电磁炮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拥有决定性的权力

这在晚清是不可想像的

小说末卷提及“大会廿三国商议休战”,虚构了类同联合国的“休战议坛”,以及仿照安理会的“列国仲裁厅”等跨国机构,中国在这些组织中居于主导地位。当今中国身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其国际影响力与小说中的设想颇为接近。

电磁炮生活应用_晚清科幻小说 陆士谔 新中国 电推进电磁炮

梁启超

晚清时期,还有其他奇特著作,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亦然,书中同样将世博会选址于上海,当时我国决定在上海举办大型博览会,这个博览会十分特别,竟然将整个上海,包括江北地区,以及吴淞口,还有崇明县,全部划为博览会场地。

电磁炮生活应用_晚清科幻小说 陆士谔 新中国 电推进电磁炮

“无声电炮”今天已接近于实现

在另一部清末未来小说《新石头记》里,达到“文明阶段”的中国,最早成立了全球首个空中部队“飞车队”,海军和空军都配备了先进的“静音火炮”,就连机枪也变成了“电动机枪”——是否让人想起去年公开的电磁炮?

电磁炮生活应用_晚清科幻小说 陆士谔 新中国 电推进电磁炮

电磁炮生活应用_晚清科幻小说 陆士谔 新中国 电推进电磁炮

清朝末期,国家处于严重困境,遭遇甲午战争的失败和八国联军的入侵,国民深感艰难和失落,然而并未完全丧失对前景的希望——在小说的收尾处,主角从跌倒中苏醒过来,他的妻子责备他“胡思乱想”,他却回应说:

“休说是梦,到那时,真有这景象,也未可知。”

电磁炮生活应用_晚清科幻小说 陆士谔 新中国 电推进电磁炮

1944年,陆士谔去世,没有看到这一幕

只是开yun体育app官网网页登录入口,那些憧憬必须经过残酷磨砺,才能化为现实!华夏民族耗费四代人的心血,总算从过去的深渊中挣脱,完成了诸多在那时被视为荒诞不经的构想,再次成为举足轻重的强国,不负百年之前先辈的期盼!

电磁炮生活应用_晚清科幻小说 陆士谔 新中国 电推进电磁炮

人要是没有理想,和没精打采的一样,毫无生气。如果觉得处境艰难,那些为国家兴盛而拼搏的先辈们,就是你的楷模——不管多么贫穷,多么微弱,多么衰败,多么困顿,都要抱有期盼,继续前进,不然,真的就彻底垮了!

对于即将到来的中国,对于未来的自己,你又有哪些憧憬呢?不妨记录下你的想法,期待它们能够实现……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