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蔡格尼克效应”:人这一生,渡你的,是那些“求不得”

频道:生活应用 日期: 浏览:24

张爱玲出名心酸_蔡格尼克效应未完成_蔡格尼克效应生活应用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她确实做到了,早早出名。

然而幸福并未如期而至,声名鹊起之后反而堆积了无数辛酸与凄苦。

她晚年时独自居住在美国的公寓中,房间里面十分空旷,几乎找不到什么陈设物品。

那个名为胡兰成的男子,是她毕生未能圆满的篇章。她一次次地修改,一遍遍地勾勒,却始终无法画上一个完美的句点。

这或许就是她所有故事的底色。

一个人毕生真正能塑造自己的,常常并非已经获得的,而是那些萦绕心头始终难以实现的渴望。

张爱玲出名心酸_蔡格尼克效应未完成_蔡格尼克效应生活应用

01

[id_603904648]

人天生有追求事情完结的内在倾向,因此对于已经做完的事情,很容易就遗忘了;相反,对于那些半途而废、没有完成的事情,反而会记得特别清楚。

就像初恋,就像没考上的那所大学,就像那个错过的机会。

《倚天屠龙记》里,我总觉得最可惜的人是殷梨亭。

他原是武当七侠中最为洒脱的一位,然而由于纪晓芙的“悔婚”,他一病不起,终日借酒消愁,变成了一个颓废不堪的人。

他被那个“未完成”的婚约困了一辈子。

他不仅失去了一个爱人,更失去了往前走的能力。

人生的常态,本就是事与愿违。

真正的高手,懂得如何与自己的“未完成”共存。

苏东坡一生,都在“未完成”的路上。

渴望在政治舞台上施展抱负,却屡遭贬谪,与都城渐行渐远。期盼与弟弟苏辙相伴,却常感“人生没有遗憾,为何总在离别时圆满”。

他心态开朗,将一切不如意,都化作文字里的篇章,将开阔的情怀,变成日常中最真切的存在。

他接受了人生的不圆满。

后来,那位有缺憾的官员苏子瞻,终于成为了那位功成名就的文豪苏东坡。

把遗憾看作命运的另一种馈赠,活得多么通透、坦然。

蔡格尼克效应未完成_张爱玲出名心酸_蔡格尼克效应生活应用

02

有句话说得很好:

所谓成熟,就是你终于知道,有些事,光靠努力是没用的。

多少人活在一种“我本可以”的幻觉里。

我原本有机会把握那个时机,我原本能够补救那份情意kaiyun官方网站登录入口,我原本能够经历不同的人生。

他们承受着眼前的诸多压力,同时又被往昔的包袱缠身,在懊悔中不断消耗自己。

每次回想过去,都像是在给自己施加责罚。回想得越多,就越没精力去开创明天。

我身边有个朋友,前几年创业失败,赔光了所有积蓄。

很长一段时间,他都走不出来。

他反复回顾,说倘若当初自己不那么急躁,倘若当时能争取到那笔资金……他沉溺在数不清的“假如”中,整个人因此变得既消沉又多疑。

我们都劝他,过去了就翻篇吧。

他说:“你们不懂,那是我离成功最近的一次。”

人们常说,一个人应当能够轻松地接受,也能坦然地舍弃。他却表示,真正能够做到“舍弃”的人,究竟有几个呢?

真正厉害的人,他们是真正的做到了。

褚时健74岁二次创业,种出的“褚橙”天下闻名。

许多人见识过他的成就,却鲜有人知晓,他之所以投身橙子种植,源于他早年在玉溪烟厂任职期间,对农业领域有过系统钻研,只是彼时缺乏实践良机。

那个在烟草产业中尚未实现的农耕理想,成为他后来失意时仅有的精神支柱。

他的前途原本受阻,但内心那份未竟的渴望,却为他暗中开启了一条通路。

务必坚信,一切失去,终将转换形态重现,但前提条件是必须继续前行。

张爱玲出名心酸_蔡格尼克效应未完成_蔡格尼克效应生活应用

03

作家村上春树,每年都坚持跑马拉松。

跑步过程中,若要提及必须超越的竞争者kaiyun全站app登录入口,那便是曾经的那个人。

想要摆脱这种“尚未结束”的心态困境kaiyun全站登录网页入口,唯一途径,便是寻觅一件崭新的、你渴望去“达成”的事务。

人的精神世界里,必须有一个中心点,这个中心点,要稳定而明确。不要把注意力,放在那些已经定型了的事情上,那些事情,已经无法更改了。要把视线,投向能够塑造的明天,那些明天,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只有这样,才能找到真正的解脱,才能获得心灵的平静。

在网上看过一个故事。

一位长者,早年时最深的愿望是周游寰宇,奈何受限于家庭事务与职业发展,始终未能实现这一计划。

退休后老伴去世,他一度陷入了巨大的悲伤和虚无。

有一天,他整理旧物时,翻出了年轻时做的那些旅行攻略。

他突然决定要去完成这个迟到了几十年的梦想。

他背上行囊,一个人,从亚洲到欧洲,从南美到非洲。

他越是走出去,内心就越是开阔。

曾经,他常常认为生命里满是缺憾,如今才领悟,只要着手就不算迟。

人,是自己故事的作者。

你可以决定让叙述停留在悬而未决的状态,也可以选择开启新的篇章,续写一段全新的经历。

张爱玲出名心酸_蔡格尼克效应未完成_蔡格尼克效应生活应用

电影《一代宗师》中,宫二最终对叶问表示,内心曾经欣赏对方,然而情感只能停留在欣赏的层面,无法更进一步。

这句话,说尽了人生的“求不得”。

但她说完,也就放下了。

她维护了宫家的声誉,达成了自己的目标,最终独自一人平静地离开了。

看到这一幕时,我们都会为这种克制与决绝而动容。

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每个人,心里是不是都住着一个“宫二”?

总有一些人和事,无论多么努力,我们的情感也只能停留在欣赏这个阶段。

承认它接纳它,然后继续走自己的路。

这或许是对生命最深的敬意。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