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波那契数列中的神奇数字:“1、3、5”,发挥着无穷的魔力!
今天向各位说明几个数字的奇妙搭配,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斐波那契数列。
斐波那契是一位13世纪的意大利数学家,他曾在埃及旅行期间观察到金字塔的高度与底部边长的比例约为61.8%。该金字塔的垂直高度为5813英寸,其侧面轮廓由三条线构成。每个金字塔拥有五个面,从顶部可以看见八条线,面和线的总数达到十三条。
他在回国公开了一组数组,如下所示:
这一系列数字的奇妙之处在于,其中任意一个数同它后面那个数的比值大约是0.618这个数值,0.618是人们普遍熟知的黄金分割比例。
回顾证券市场发展历程,中国内地股票市场与美国道琼斯指数,斐波那契数列始终展现出不可思议的影响力。
1、以道琼斯指数为例:
1921年7月创下最低点,1928年11月达到最高点,这期间五次浪潮持续了长达89个月的时间。
1929年9月不规则顶部首次回调的位置,到1932年7月最低的位置,共计34个月的时间。
1932年7月到1937年3月,历经双重后撤,总计60个月,也就是5年。
这五年又可以细分为:
1932年7月至1933年7月小三浪的高点,一共13个月!
1933年7月至1934年7月小四浪调整,一共13个月!
1934年7月至1937年3月的高点,一共34个月!
1937年3月至1942年4月,又是5年!
从1921年持续到1942年,总计历经21个年头。在这期间kaiyun全站登录网页入口,1921年至1929年,经历了首次回调的低点,持续了8个年头;而1929年到1942年,则完成了双重回调以及三波下跌,共计13年!
2、再看上证指数:
上证指数在触及6124点峰值之后,自2007年11月展开修正行情,至2008年11月寻得最低位置,随即启动回升态势,整个下探过程历时十三个月。从2008年12月至2013年6月期间,上证指数下探至1849点水平,标志着本轮牛市序幕的拉开kaiyun官方网站登录入口,此轮调整累计耗时五十五个月。
如下图,这是上证指数2015年股灾前的股价画风。
斐波那契数列的使用原则:
只有在股市发生关键性波动时,斐波拉契数列才会以零为起点重新计算,否则以一为起点,接着要关注第二天,第三天,第五天以及第八天的市场动态。这些数值是重要的参考点,对未来行情的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
斐波拉契数列的间隔周期会不断拉长,因此它所呈现的现象的影响力会逐渐减弱,预测的精确度也会随之降低。通常情况下,人们只会关注到第34项或第55项,因为再往后,其作用力已经变得微乎其微。
通常可以选定第13日作为新周期的起始日,一般而言,即便未来发生重大变故,也往往会与周期中的某一天相吻合。
如果从多个不同的初始事件进行推算,当结果涵盖了好几天却无法明确时,通常倾向于选取时间靠前的那一天
斐波那契序列呈现水平循环特征,黄金分割则体现垂直循环特性,这两个概念能够相互融合分析。当价格冲破某个关键阻力点时,这一天被定义为新的起点并标记为1,然后持续追踪其后是否保持稳定状态或者再次出现突破现象。
6、可以与其它数列结合使用,但优先考虑斐波拉契数列。
判断个股底部起涨幅度。
将斐波那契数列中的数值转化为“10%、20%、30%、50%、80%、130%、210%......”这种方式同样十分管用。
概括而言,某个股票从最低点开始上涨,其间的涨幅就形成了若干个压力水平;若从最高点往下走,其间的回落幅度则构成了若干个关键支撑水平。现在关键在于,如何判断出顶部或底部呢?最直接的办法是找出底部期间的最高价位和最低价位kaiyun全站app登录入口,将二者相加后除以二,得出的平均值可作为底部市场的参考价格。同样的,顶部的平均价格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大致估算出来,或者采用百分比线的中点位置。
操作层面,若行情方向不明,可在这些点位无法有效突破时,选择减仓或离场更换其他股票,等确认有效突破后再行参与,直至下一个价位出现。
斐波那契数列的实战应用:
实战案例1
2018年8月23日沪指1分钟K线图显示,指数在21点、34点、55点、89点处出现方向性改变。
实战案例2
2016年11月29日创出峰值的上证指数日K线图,指数在重要位置的转换情形如下:
实战案例3
以2007年10月31日为顶点的沪指月K线图,该指数在重要时点的转向或起伏情况如下所示:
实战案例4
以2007年12月28日为顶点的上证指数年度图表,该指数在重要时点的转向或起伏情况,具体展示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