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媒专题策划|强监管持续 多技术赋能 2022游戏业绩或筑底回升
投资要点:
青少年保护是首要任务,没有版号将停止运营,销售可能开始增长。
元宇宙的发展势头不会减弱,游戏领域将成为率先实现应用的领域,线上与线下体验的结合会变得更加紧密。
3、国内游戏市场趋于饱和,海外成为“第二战场”;
4、电竞入亚备受期待,规范化管理是重点;
5、游戏产品多端融合成趋势,技术和内容难题待克服;
在元宇宙概念兴起之后,云游戏领域的进步和其运营方式的完善会进入一个更快的发展阶段,这一点已经非常明显。
财联社,广东kaiyun.ccm,任超宇,付静报道,2022年游戏领域强化监管态势将得以延续,确保未成年人权益及防止沉迷问题仍是游戏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国家将严厉禁止未获版号的游戏产品擅自进行运营。在被视为游戏领域一个重要趋势的2021中国游戏产业年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理事长孙寿山强调,游戏产业正经历从快速扩张向稳健提升的深刻转变,必须遵循规范自我管理是必要基础,依靠多种途径给予支持是核心思路,参与数字经济的最新发展是最终目的。
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等机构近期公布的《2021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表明,2021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营收总额为2965.13亿元,参与人数为6.66亿人。不过,受制于推广费用不断上涨、游戏版号暂停审批、居家经济带来的增长动力减弱等因素,游戏行业营收增长速度降低了14.31个百分点。业内专家预测,未来元宇宙、游戏走向海外、电子竞技、云端游戏以及跨平台整合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方向。国信证券分析,随着广告获取费用趋于平稳,以及游戏出海和产品创新的双重促进,2022年游戏产业的经营表现有望触底反弹。
元宇宙热潮延续 虚实联动将增强
二零二一年元宇宙概念十分火爆,现在业界虽然还没给元宇宙下定义,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游戏肯定是元宇宙的初步形态。
2023年,阿里巴巴(BABA)云游戏业务单元(元境)高级技术骨干刘昊辰对媒体透露,当前游戏线上与线下互动已经通过一些途径实施,例如借助游戏品牌开发衍生产品、设立线下主题咖啡厅、发放游戏内虚拟物品奖励等。不过,由于游戏本身的制约,此类互动形式目前还比较狭窄,并且面临诸多阻碍。2022年对元宇宙场景的设想,游戏线上线下的结合方式将更为深入。例如部分游戏在环境布置上借鉴现实中的著名观光地,能够创设即时响应的互动环节。刘昊辰补充说明,2022年中国游戏产业或许会继续以手机游戏为主导格局,不过新兴的游戏类型,例如AR、VR、MR等,将会慢慢崭露锋芒,在元宇宙的热潮中促成新的发展机遇。
IDC最新研究同样表明,来年游戏领域线上与线下互动将不断深化,元宇宙相关企业会发布更多融合虚拟操作与实体环境的游戏产品,虚拟跟现实间的结合会愈发紧密。
伽马数据资深分析师吕惠波表示,未来元宇宙的发展势头将持续保持,这种态势会从2022年一直持续下去。从近期情况分析,一些游戏公司可能会拓展更多与产业结合的业务方向,比如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应用。此外,元宇宙的概念还可能改变众多产品的研发理念,比如制作更多符合用户兴趣的附加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与众不同的感受。从长远角度观察,2022年及往后,元宇宙为游戏行业提供的并非仅仅是一种理念,而是游戏领域得以持续变革或对社会文明施加作用的新机遇。
游戏公司在元宇宙方面具备显著优势,由于它们专精于构建令玩家满意的虚拟环境,并且这方面经验丰富。游戏产业在硬件设施完善之后,元宇宙所提供的互动方式和代入感,或许会超越当前部分传统游戏产品,这是三七互娱(002555.SZ)一位负责人向媒体表达的观点,他指出,众多游戏公司正借助投资虚拟现实企业或自主开发内容来参与元宇宙的构建。
(据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
需要特别留意的是,中宣部出版局的杨芳副职在2021中国游戏产业年会上释放了明确信息,强调要集中力量攻克核心技术难关,增加研究经费支持,并且要迅速适应元宇宙这一新兴领域的演变,推出富有创造性的产品。西南证券海外业务的首席分析师陈泽敏也向媒体透露,来年元宇宙的成长主要会体现在游戏内容和知识产权方面,而硬件设备的普及估计还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
刘昊辰也谈到,元宇宙真正走进用户生活,估计要等一阵子了。不过围绕元宇宙的互动游戏,技术更新和基础建设,会一直帮助元宇宙成型。2022年元宇宙的热度,可能更多会集中在这几块上,把一个比较模糊的想法,慢慢变成能实际操作和发展的产业单元。未来希望实现游戏界与真实界的无缝切换,这有赖于AR/VR/MR技术的支持,然而当前这些设备的普及程度距离全面应用还很遥远,因此达成这一目标尚需时日。
厂商既定目标高 出海为“第二战场”
海外是游戏市场在国内达到饱和状态后,各家企业开辟的新阵地。吕惠波表示,众多公司视海外市场为未来增长的关键,并且已经制定了2022年国内与海外营收并重的目标。
中泰证券的研究指出,预计到2024年,海外市场的潜在体量大约是国内游戏出口收益的四点五倍。DataEye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汪祥斌透露,根据团队收集的信息,今年前六个月中国有二十二家游戏上市公司的海外业务表现,同比增幅的中位数位于百分之三十到四十之间,中国游戏产业在国际上的多个区域或许都将迎来相当兴旺的进步。
依据《2021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的数据kaiyun全站网页版登录,2021年中国自主开发的游戏在海外市场的实际销售金额持续实现显著增长,向更多国家与地区拓展业务,推出的产品类型也更为丰富多样,销售总额较上一年增长16.59%,达到180.13亿美元,虽然这一增速比前一年下降了约17个百分点,但依然远超国内游戏市场同期6.40%的销售增长幅度。SensorTower的统计资料揭示,今年十月份FunPlus、米哈游、腾讯控股(00700.HK)以及三七互娱这四家领先公司的海外营收规模大致相同,都处在6000到7000万美元的区间内。根据三七互娱的财务报告,二零二一年前六个月其海外业务产生的收入为204500万元,较上一年同期增长了111.03%,在公司的整体营收中占比达到了27.12%。
吕惠波对记者透露,今年海上收益的增速普遍降低,这主要是因为疫情所致,中国游戏行业到海外市场的收益增长比较旺盛,新增的部分依然超过了二十五亿美元,这一数值在历史上仅次于上一年
但是游戏走向海外的发展并非一片坦途。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张志安在2021中国游戏产业年会上指出了四个主要障碍,分别是先入为主的看法、文化不同造成的理解误差、向世界传递信息的策略选择以及实力雄厚者如何进行对外宣传。吕惠波也认为,未来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年增长率超过百分之十五的情况应该难以继续。不过每年百亿左右的增长能够继续进行,原因是国产游戏走向国际市场的品质在逐步增强,同时海外游戏市场的状况也对出口收益有作用。
吕惠波指出,当前海外市场正显现高端化走向,因此发行商在争取优质产品方面将面临更大挑战。近些年,游戏公司不断建立自身的海外发行队伍,许多公司也开始自行发售游戏kaiyun全站登录网页入口,中国游戏商对全球各地及游戏领域的认知持续增强。
三七互娱一位负责人表示,公司遭遇的难题主要源于文化上的不同造成的一些障碍,为此公司已经重新安排了产品以及发行方面的计划。鹰角网络游戏发行负责人李明瑞就公司启动海外自主开发与发行的话题说明:当前产品标准持续提升,企业若要在全球市场取得优势,必须建立自身品牌,需要与用户加强互动,如此才能掌握市场动向及玩家需求,进而实施必要的对策和革新。
三七互娱出海游戏,记者任超宇,摄于2021中国游戏产业年会
电竞入亚意义非凡 规范化管理是重点
回望2021年,电竞首次进入亚运会,随后EDG队赢得冠军,电竞行业再次迎来里程碑事件。艾媒咨询预测,2022年中国电竞市场总额将达到1843.3亿元。对于电竞行业来说,2022年杭州亚运会无疑是近期最值得瞩目的事件。
讨论电竞成为亚运会项目,完美世界(002624.SZ)的负责人萧泓谈到,电竞首次作为正式比赛项目亮相亚运会,这件事影响相当深远,他回顾说,十年前公司把电竞当作发展重点时,电竞还仅仅被视为游戏,但现在借助电子设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平台,电竞已被承认为体育项目的一种,他表达期待,盼望电竞未来能被纳入奥运会。
然而《2021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中清楚说明,标准化的监管成为电子竞技进步的关键,少年玩家游戏新规公布后,电竞领域立刻执行了职业选手、青年训练选手年龄资格的对应措施,从长远角度观察,这对行业规范、健全、稳定发展产生了有益的推动作用。
陈泽敏表示,电竞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本质上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目前多数电竞企业的市场价值普遍不高。但该行业正逐步走向规范,将来会朝着更稳健的路径前行,当社会大众和主流观点认识到精神文化娱乐的持久意义,以及电竞产品能够展现中国形象时,其市场价值预计将实现显著增长。
经过记者整理得知,近些年由于许多支持性措施的推行、比赛号召力的增强、参与人数的增多,围绕上游版权授权、中下游衍生产品制作及宣传的电竞产业体系逐步健全,如今电竞已经演变为经济、社会、文化层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被各个地区当作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着力点。
游戏行业正在大力拓展业务范围,涉及内容创作和电竞赛事等多个方面,其中在即将到来的亚运会电竞项目里,有三项归属于腾讯旗下企业,由网易(NTES)负责推广的《炉石传说》也备受关注,而《梦三国2》则是由电魂网络(603258.SH)开发的游戏,创梦天地(01119.HK)公司则借助举办各类比赛来提升其产品《全球行动》的知名度和用户参与情况,完美世界公司也在通过加强产品管理、完善赛事组织架构以及培养专业人才等手段,持续巩固和扩大其在电竞领域的市场份额。俱乐部方面,LGD、IG、皇族电子、EDG等众多电竞俱乐部,吸引了众多知名企业投入巨额资金,比如三七互娱已经完成了对AG电子竞技俱乐部的数千万元战略投资。
吕惠波认为,电竞存在明显问题,一方面,虽然它在精神层面模仿传统体育,但健康影响仍引发质疑,另一方面,产业发展不成熟,变现能力弱,盈利状况不佳,赛事门票收入少,版权方盈利模式单一,品牌代言费用低,俱乐部周边产品销售情况差。另外赛事安排俱乐部管理心理支持数据研究等各方面,都缺少业务能力很强的专家。
多端融合是趋势 云游戏进入加速期
2021年英雄联盟手游历经多年期盼终于面世,致使大量原端游玩家重新加入,这再次彰显了游戏产品跨平台发展的未来走向。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的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敖然指出,跨平台的内容创作与开发是当前游戏产业融合的主要方向,并将构成现阶段游戏产品制作的核心模式。
吕惠波向记者表示,以知识产权为根基的跨设备转换、云端游戏、不同系统适配制作等,都是通过整合多个终端来实现的,依靠知识产权进行的跨设备转换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腾讯、网易、完美世界等在游戏机平台时期就拥有丰富产品积累的公司最为常见,它们利用这种模式让更多游戏机用户能在手机上玩到相似的游戏。头豹研究院分析,2023年国内云游戏玩家数量预计为6.41亿人,该领域市场规模将达986.4亿元。目前,众多大型游戏公司都在研究云游戏业务,许多游戏产品有望不再受硬件设备束缚。
关于云游戏的前景,阿里巴巴云游戏业务单元(元境)的副主管龙志勇对媒体透露,云游戏行业的整体扩张,其发展规律跟5G技术的演进过程相似,都需要硬件设施、技术产品完善程度、商业运营模式等多个层面的条件共同促进,才能实现真正的成熟。云游戏和元宇宙在技术层面有诸多共通之处,我们认定在元宇宙发展势头下,云游戏的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完善会进入快速阶段;云游戏技术还会推广到制造、地产、运动、文旅等行业,促进这些领域的数字化进程。就内容产业而言,目前中小企业面临较高的市场准入壁垒,但自从元境这类提供云游戏研发运营支持的平台问世以来,将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其中。
然而新闻报道显示,5G时期已经到来,但云游戏目前的发展状况远未达到行业人士原先的设想。吕惠波指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5G网络的使用成本依然较高,市场上缺乏性能出色的本地云游戏产品,玩家在使用过程中的体验还有待提升。目前中国云游戏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基本集中在技术层面和内容质量上,云游戏的开发工作更需要先进的技术作为基础保障。
吕惠波继续强调,采用跨平台开发方式是当前最适宜实现多设备整合的模式,产品在各个平台上的表现几乎完全一致,以《原神》为例,这款游戏正是运用了这种方法,然而目前仅有少数公司开始涉足这个方向,主要是因为前期投入的资金量非常可观。中国游戏公司若想在多设备融合的行业发展壮大,就必须在主机、独立系统、网络客户端等多个方面进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