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贴吧16年:信息、知识和兴趣

频道:社交专题 日期: 浏览:8

贴吧16岁了。

用户名:李彦宏。吧龄:16年。发贴:124。

这是百度贴吧用户李彦宏的个人主页上公布的最新动态。在贴吧平台,李彦宏关注了27位其他用户,同时他个人主页的粉丝数量达到了12550697人。李彦宏发布的内容中,以绿植为主题的文章最为丰富。2011年,他在桂花专属讨论区提出了一个疑问,内容是关于大流苏桩嫁接的桂花能否在北方地区存活的问题。

百度贴吧的网页进不去_百度贴吧16年发展史_贴吧兴趣社交模式分析

数量第二的,来自“李彦宏吧”的百度相关讨论,例如2012年元宵节,李彦宏发布帖子,标题为:“每年元宵都感到愉快,不仅因为公司名称与此有关,还因为……”正文内容是:“第二天的访问量又将创下新高!”这种做法很像是贴吧里常见的“标题党”套路。

百度贴吧16年发展史_贴吧兴趣社交模式分析_百度贴吧的网页进不去

李彦宏曾是百度贴吧的早期成员,该平台至今已有十六载历史,那些拥有十六年吧龄的用户通常被视为中国早期网络用户的代表,天涯、猫扑、西祠胡同、凯迪等与贴吧同期兴起的众多BBS论坛,如今大多已消失无踪,能够持续运营至今的论坛已寥寥无几,百度贴吧堪称一个特例,它的发展历程是中文网络内容产业演变的一个缩影。

百度贴吧的网页进不去_百度贴吧16年发展史_贴吧兴趣社交模式分析

贴吧为什么而生?

2003年11月25日,李彦宏宣告贴吧启动内部测试,12月1日百度新项目贴吧界面完成设计。2003年12月3日,贴吧正式发布,并设置在百度主页显著位置。次日,贴吧建立起专属首页。

2003年,百度已经运营三年,依然是一家初创企业,同时要应对谷歌带来的巨大竞争压力。当年6月,中国电脑教育报组织了一次面向大众的搜索服务能力测试,让用户在不知晓品牌的情况下进行实际体验。测试最终发现,百度在综合表现上胜过谷歌,由此确立了其在中国网络用户中的领先地位,成为大家最信赖的搜索平台。

那时候搜索引擎倡导人们用完就离开,用户在页面上停留的时刻越少,代表找到的答案越对,搜索也就越称职。但李彦宏持有不同看法,那年的夏天,在跟同事们聚餐闲谈时,他萌生了创建“贴吧”的主意。

创建一个网络互动场所,供关注相同主题的网友汇聚,轻松进行沟通和彼此支持,这正是百度贴吧的构思来源,其核心理念凸显了“爱好”构成了贴吧的基础。

贴吧产品的主要优势在于操作便捷,没有任何使用门槛。用户能够轻松创建贴吧、发表帖子以及参与回复,在早期阶段甚至无需登录账号。随着移动时代的到来,百度投入了大量资源来完善其账号系统。虽然贴吧在外观上类似于论坛,但实质上完全不同,它不需要官方设定主题或进行分类管理,任何人均可使用任意关键词来发起一个讨论话题;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也不是通过分类浏览层层深入,而是借助搜索功能。

百度贴吧没有借鉴任何海外平台,堪称独具东方特色的网络应用,所谓的“美国贴吧”Reddit在2008年才启动,且将其定位为社交资讯门户,两者表面相似但内涵相去甚远。

贴吧兴趣社交模式分析_百度贴吧的网页进不去_百度贴吧16年发展史

百度贴吧是源自零的创新产品,这种产品最能验证其核心竞争力。它造就了两位杰出人才,一位是“贴吧之父”俞军,与张小龙齐名的产品专家,恰逢《俞军 产品方法论》新书即将发售。另一位是李明远,他在2004年加入百度负责贴吧项目开yun体育app官网网页登录入口,曾担任公司前“少帅”。岁月长情,百度、俞军和李明远见,后来又发生了很多故事。

百度贴吧16年发展史_百度贴吧的网页进不去_贴吧兴趣社交模式分析

百度公司创建贴吧时,就已奠定了其后续产品的发展方向。百度不受限于“是否需要将用户困在搜索框内”这类规则,而是持续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设计产品。知道、百科、文库和经验等知识类产品,以及搜索应用中加入信息流、搜索结果整合百家号内容等创新举措,都体现了这种延续性。李彦宏曾经在贴吧对网友作出表态,他强调百度公司并不在意其他竞争者在进行何种活动,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网民们的喜爱上,这个说法并非夸大其词。

贴吧因什么而火?

网络使信息扩散变得更为经济,加快了信息扩散的进程,增加了信息扩散的覆盖面。一个更为关键的作用在于:它降低了信息与内容创作的难度。伴随网络用户数量的增长,一个所有人都能创作内容的时期到来了。百度贴吧上线满一年时,2004年出版社经营者O’Reilly与MediaLive International于一场头脑风暴论坛中提出了“WEB2.0”这一概念,它指的是以用户生成内容为主的互联网产品形态,诸如Wiki、Flickr、43Things.com、博客等都属于此类典型范例。中国则有贴吧、知道、百科、豆瓣、点评、校内等一众代表。

百度贴吧16年发展史_百度贴吧的网页进不去_贴吧兴趣社交模式分析

大众参与内容创作的方式兴起,是百度贴吧兴盛的核心原因。百度贴吧借助关键词讨论区汇集了形形色色的人,这里没有权威人士,缺少专家指导,也缺少意见领袖,每个人的见解都具备一定价值,成为自由陈述看法的场所。百度贴吧变成了一个公开透明且自由开放的园地,信息在此处发展,知识在此处积累。

特定爱好群体能在论坛寻得共鸣者,任何细微的偏好或议题都能在此获得专属空间。诸如桂树、绿植等品种均有专属板块;各类手机型号亦各自设有论坛,使用者于其中探讨设备故障、交换桌面背景、互通操作技巧;甚至个人姓名也设有独立讨论区,可以遇见全国范围内同名同姓的朋友……

公众普遍关注大众议题在贴吧的探讨,由此吸引了广泛关注。百度贴吧在突发事件中的作用,与当今微博、知乎的功能极为接近。2005年超女比赛促成了“粉丝经济”的兴起,参与者们一边用手机发送短信参与投票,一边在电脑上参与贴吧的讨论和竞争,超级女声贴吧每天吸引超过350万的访问量,每天产生200多万条留言,“周笔畅吧”、“李宇春吧”等贴吧的帖子数都达到数十万条,依据百度的数据,平均每秒就有四个人在超级女声贴吧发布新内容,随着节目接近尾声,百度的访问量超越了新浪,一跃成为全球访问量最大的中文网站。

百度贴吧的网页进不去_百度贴吧16年发展史_贴吧兴趣社交模式分析

同类事件屡见不鲜,百度贴吧既从中获利,又助长了此类事件的发展。百度贴吧堪称古代微博。它因兴趣而起,迎合了用户生成内容的WEB2.0趋势,凭借恰当的运营方法,借助2005年超女等娱乐焦点,迅速发展壮大。2005年开春时分,贴吧数量已达到千万级别,到了夏天,数量猛增到三千万,这种飙升的态势,在当今网络领域中已属罕见,只能算是遥远的回忆了。

如今,贴吧已发展为中文网络世界里规模最为庞大的信息汇聚平台之一。根据百度贴吧的百科信息统计,平台登记过的成员数量高达十五亿,开设过的讨论区总数达到两千两百万个,包含的主题数量为三十五亿项,发布的留言数量累计六百四十六亿条,所有数据均处于持续变动状态。

百度贴吧的网页进不去_百度贴吧16年发展史_贴吧兴趣社交模式分析

贴吧凭什么坚挺?

百度贴吧的活力源于其浓厚的爱好氛围,这也是其能够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爱好能够吸引人群,促使人们产生互动,进而构建起社交网络,并加深彼此的联系,最终增强用户的归属感。通常情况下,人们的需求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有所调整,但个人爱好却相对稳定,不易发生大的波动,所以说基于爱好的社交模式,从理论上讲,能够有效维系用户。

百度贴吧囊括了形形色色的兴趣板块,数量极为庞大,通过这些板块开展社交活动,曾经遭遇了许多挫折。2006年12月30日,百度圈子服务开始对外提供,其作用与即时通讯软件相似;紧接着,公司对高校相关的贴吧进行了改造,转变为“贴吧校友录”的形式;到了2009年,百度推出了i贴吧这一SNS产品,当时校内网正处在发展高峰期;2011年,百度贴吧的手机版本正式发布,并逐步增加了语音交流、群组互动等移动端特性,那个时期微信、米聊等应用也相继问世;2012年,贴吧的个人主页功能正式启用,目的是推动贴吧向社交网络的方向发展,同一年Facebook公司完成了上市。真正让百度贴吧将社交、社区和兴趣串在一起的是移动转型。

2013年,众多网络巨头积极进行移动化战略布局,展开激烈竞争,这一年正值百度贴吧推出十周年纪念,百度隆重举办了一场大型庆祝仪式,创始人李彦宏到场祝贺,百度贴吧公开宣布将转向移动社交领域发展,当时微信与来往正进行激烈的市场争夺,贴吧并非盲目跟风,它所打造的社交模式是专注于特定兴趣的社交平台。

各大社交平台都传播过这类叙事,唯独贴吧最为契合“爱好”特质:彼时,贴吧旗下兴趣分区逾810万个kaiyun官方网站登录入口,每日发帖量将近6000万条,每日点击量将近20亿次,每月活跃成员高达2亿人。百度贴吧的手机版本,旨在成为用户因共同志趣结识同好,开展线上线下互动交流的首选平台。

贴吧兴趣社交模式分析_百度贴吧的网页进不去_百度贴吧16年发展史

以创新的方式整合社交互动与地理位置服务,促使百度贴吧在手机平台上的发展实现了重大进展。截至2015年8月,贴吧用户中超过百分之八十的互动活动通过移动设备进行,手机客户端的活跃用户数量相比2014年增加了百分之五十。根据某研究机构在2015年3月发布的信息显示,贴吧的参与程度是微博的一倍点八倍,每月有超过三亿的用户登录,这一数字甚至超越了Twitter。

百度贴吧凭借其社交特性,吸引了二次元群体,这部分年轻人通常没有经济压力,爱好更加多元,并且愿意投入金钱与时间。

贴吧因聚集大量用户而长期作为中文网络文化的发祥地,诸如贾君鹏事件、李毅吧主、吧内混乱等亚文化现象层出不穷,各种网络用语如“草根”“搞不懂也没用”“醒来真开心”“太好了大家都开心”“有钱人我们交往吧”“我和朋友们都吓坏了”“让人摸不着头脑”“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真会玩”“关键信息重复三次”“咱们走”等等,均起源于此,众多话题的根基都是基于共同爱好吸引同好,从而获得广泛关注。

百度贴吧的网页进不去_百度贴吧16年发展史_贴吧兴趣社交模式分析

年轻人的言论在贴吧走红,成为网络上的时髦说法,表明新一代人说话的分量加重了,贴吧汇聚了年轻人,也制造了属于年轻人的独特氛围,那里24岁以下的成员比例,长期稳定在六成到七成之间,有位叫吴怼怼的人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百度贴吧是“根基稳固的平台,不断更迭的群体”。2013年,徐志斌创作《社交红利》期间,曾查阅过贴吧的用户资料,统计显示当时贴吧注册者中80后、90后、00后三类群体合计占全部用户的九成,其中90后用户比例高达七成。到了2017年,徐志斌为撰写《小群效应》又重新分析了这些资料,发现95后用户已超过七成,成为主要用户群体。

如今,八零年代出生的人已步入老年行列,新生代群体则深受Z次元、二次元等文化影响,这一群体构成了贴吧的核心用户,二零一七年时在粉丝数量排名前二十的贴吧中,以动画、漫画、游戏、小说为主题的贴吧几乎占据半壁江山,贴吧至今仍是年轻一代的主要聚集地。

百度贴吧的网页进不去_百度贴吧16年发展史_贴吧兴趣社交模式分析

凭借热爱,百度贴吧顺利完成了向移动端的转变,凭借热爱,百度贴吧成功吸引并挽留了每一代年轻群体,凭借热爱,百度贴吧得以持续发展至今。铁血论坛成立于2001年,它的前身是蒋磊在2001年创办的“虚拟军事”网站,2001年9月,“虚拟军事”更名为“铁血军事网”,这个网站能够持续发展至今,并非像段子中所说的那样,仅仅是因为它满足了“男性更倾向于与同性交流的潜在欲望”,而是源于人们的共同爱好,这种爱好就是网站长盛不衰的动力,它赋予了网站旺盛的生命力。

贴吧向哪里进发?

2019年,社交领域涌现众多新参与者,那些模仿微信的即时通讯产品大多很快消失。一个关键趋势是围绕共同爱好的社交平台,比如即刻、飞聊、绿洲等,这些平台显示出兴趣社交领域充满生机且潜力巨大。但是,自媒体Tech星球提出“贴吧衰落之后 兴趣社交为何缺乏有力竞争者”的观点,我认为这个看法相当有道理。在兴趣交流领域,贴吧积累的成千上万的兴趣板块、十亿级别的注册用户、数以亿计的兴趣相关帖子,新进入者短期内难以企及。维系社交的核心在于积累人脉,构建社区的重点在于汇聚同好,贴吧长达十六年的积累,几乎不存在能够快速超越的捷径。

百度将兴趣社交视为一项重要战役,贴吧在巩固原有用户群体之后,肩负起新的任务,致力于打造信息知识的核心平台,以此促进人们之间的深度互动。

二零一七年,百度发起了内容层面的全新规划,依托搜索和信息推送两种途径实现信息传播,转型为民众探寻知识与资讯的核心渠道,一方面积累有价值的学问和可靠的资讯,另一方面则顺应了人们搜集消息的基本需求。

李彦宏于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中讲明:百度知识产品已汇聚数以亿计的优质素材,此类知识素材有力增强了用户对搜索服务的依赖程度。QuseMobile最新资料也指出,今年下半年起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每日平均总使用时间一直维持着较低增长状态,与去年相比增幅均未超过8个百分点,不过9月到10月期间百度移动产品(包括百度App、好看视频、全民小视频、百度网盘等)用户总使用时间同比增幅分别高达29%、31个百分点,其增长速度明显超越头条系、阿里系和腾讯系。

百度内容生态体系里,百度信息与知识获取平台定位上,贴吧担当何种职责?2016年,于法国巴黎举行的一个活动场合,李彦宏提及:

百度贴吧所代表的百度内容平台的形成,正是得益于中国互联网的特殊性,国内市场前进的脚步极为迅猛,以往网络中文信息极为匮乏。我们致力于协助用户创作更多内容,并非简单对既有信息进行整理,而是为用户构建了内容生成的必要条件。

百度在那时才确立了内容规划,采用了双重搜索机制,并且创建了百家号平台……由此可见,贴吧在百度内容体系里,占据着非常突出且独特的核心地位。贴吧拥有两种功能,一是信息传播(社会焦点),二是知识分享(细分爱好),和百家号、百科、知道等知识服务共同形成了百度内容的主要来源。贴吧特有的关注领域,用户生成内容的社群活跃度,青少年人群的汇聚效果,对于百度内容体系而言具备特殊意义,与QQ空间在腾讯内容体系中的地位颇为相似。

16年前,在百度贴吧上线时,贴吧首页展示了俞军的一段话:

常规检索引擎仅能查询网络中部分现成资讯,尽管百度已能检索两亿中文网页内容,然而,与八千万中国民众掌握的所有认知总和相比,这点信息仍属微不足道。“贴吧”的出现,是为了让大家能够发表自己掌握的学问、构思和心得,使中国网民既可以查找网络中“当前存在”的有限资料,也能够探索人类思维里那些在互联网上“尚未出现”的浩瀚知识。

我们会意识到,十六年前俞军阐述的观点,二零一六年在巴黎李彦宏的讲话内容,还有百度内容战略正在推进的方向,三者之间展现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契合,核心都是传播资讯、积累信息,目的是使用户通过百度搜索,就能获得所需答案。

当然,从长远角度考虑,贴吧汇聚用户的初衷始终如一,2017年,Facebook将目标从“让世界更加开放和互联”调整为“让世界更加紧密相连”,在首届世界智能大会上,李彦宏指出,这一目标与贴吧颇为相似。过去Facebook致力于实现广泛传播和人际沟通。如今它着重运用用户资料及人工智能手段,发掘彼此间的共同爱好,以此促成人群间的联结,这构成了贴吧未来的核心任务,李彦宏以他偏爱的植物作为比喻说明

两个个体相距遥远,假如彼此都喜欢牡丹,借助用户特征就能将他们联结在一起。牡丹拥有上千种形态,包含姚黄魏紫等丰富类型,可当你提及这类信息时,身旁的人大多无法领会,但远方的另一个人或许对此同样着迷,他能明白这番话,于是两人得以沟通,关系渐趋亲密。

百度贴吧16年发展史_百度贴吧的网页进不去_贴吧兴趣社交模式分析

十六年来,贴吧一方面助长爱好、积累见闻、鼓舞士气、塑造传统,另一方面,汇拢人群,尤其是青年群体,构建社群氛围开元棋官方正版下载,达成同好交流。十六年间,流转的是媒介载体、资讯样貌、传播路径,恒久的是百度贴吧的本心,维系信息与认知的积累。百度贴吧,在中国网络世界里具备独一无二的价值。

百度这个在2000年1月1日启动的平台,马上就要迎来二十周年纪念了,这二十年间,中文网络世界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度贴吧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融合了用户生成内容、网络2.0模式、爱好者圈子、网络社群、人际互动、手机应用、二次元文化等诸多元素,它走过十六年的历程,折射出中文互联网发展的演变轨迹,像这样历史悠久且依然活跃的网络产品,如今已经非常罕见。

16年后,惟愿贴吧依然。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