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小白9」感觉和知觉,分得清楚吗?
先前已经讨论过感知,明白感知是经由人的感觉器官所体验的,尽管每次体验仅限于某个特定特征,但我们的眼睛能迅速捕捉诸多信息,诸如花朵的轮廓、色调、明暗程度、多寡等,几乎是同步产生一连串视觉感知。将这些感知信息加以整合,形成整体性认知,便是知觉。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感知是一种活动,它将多种感官信息整合起来;因此,可以引申出两个推论:
感知源自感官输入,它将各类感官信息(也就是各种单独的感知特性)整合起来,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映像。
感觉和知觉属于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初始阶段,它们揭示的是事物呈现的外部形态以及彼此间的表面关联性。
3)知觉比感觉更高级,属于高于感觉的感性认识阶段。
现在,我们仍要辨认物体,还要将记忆、思考以及语言行为等各自的作用结合起来,才能成功辨认。
为了认出来一朵花,需要这么多准备,人,真不容易!
这一整套流程,形成认知,完成“认出来”!
现阶段我们着重于感知层面,至于记忆活动、思维过程和语言表达,待后续再作深入探讨。
人的感官存在差异,比如视觉正常、色弱、色盲,或听觉、触觉的敏感程度不同,感知到的具体特质和范围也会不一样,例如辨别方向或分辨细节的能力,这些都会造成整体认知的差异。通常,感知到的事物特征越多样、越全面,对事物的理解就越精确、越完整。因此,个体之间的差异,从一开始的感官输入就产生了不同。
看过小罗伯特.唐尼版《大侦探福尔摩斯》的人,会有这样的体会,同样地,他扫视房间,获得的信息量开yun体育app官网网页登录入口,远超华生,这既体现在观察的精微程度,也表现在感知器官的敏锐性,更源于知识储备和人生阅历的差异。
这版福尔摩斯,挺好的
提升孩子的观察能力,增强各类感觉器官的敏锐性,实际上是在扩充感知能力的基础素材kaiyun.ccm,由此带来的成效也会相应提高,最有效的途径是参与体力活动,通过这种方式锻炼各种感官,同时实现为家庭做贡献和承担责任的目地。
接下来,再仔细学习下知觉,它有四个特征:
凭借既往的认知,加以整合,便能形成一个综合特性。倘若缺乏以往的阅历,就不会把阴天、轰鸣、降水这些现象关联起来,从而归纳出一个整体概念(落雨)。
选择性:选择一部分作为知觉对象,另一部分不选择或成为背景;
先看到人,后看到塔和火车蒸汽
理解性:用过去的经验去解释“是什么”。
不论枪还是刀,都是武器
稳定性:虽然认知出现转变或扭曲,不过凭借固有的认知能力,依然能够得出准确的判断,当然,判断失误的情况也存在。
你知道,都是他
以上,就是知觉。
听着还有些虚开元棋官方正版下载,等到了解完记忆、思维、言语后,就会自然变实。
下回,探入脑海,审视记忆运作方式,探究怎样磨炼和强化记忆,了解个人记忆成长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