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技术的原理与十六个应用领域

频道:生活应用 日期: 浏览:17

射频技术指的是Radio Frequency的简写。它比较常见的用途包括无线射频识别,这种技术也被称作感应式电...

射频技术代表无线电频率,是Radio Frequency的简称。该技术常见用途包括无线射频识别,这种技术又被称为感应式电子晶片,有时也称作近接卡、感应卡、非接触卡、电子标签或者电子条码。其原理是扫描器发出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能量,目的是驱动接收器电路,让其传送内部代码,扫描器随后接收这个代码。接收器特别之处在于无需电池、无需接触、无需刷卡,因此不怕脏污,芯片密码全球唯一且无法复制,安全性能优越,使用寿命长久。RFID用途十分多样,现阶段常见的应用包括动物识别芯片、车辆防盗装置、出入控制系统、停车场所管理、制造流程自动化以及物料追踪。RFID标识物有两种类型:具备电源的标识物和无需电源的标识物。

射频技术工作原理

射频识别系统的基本模型如图8—1所示。

电子标签亦称射频标签,或叫应答器、数据载体;阅读器亦可叫读出装置,或称扫描器、通讯器、读写器,具体名称取决于电子标签能否无线改写数据。电子标签和阅读器之间,借助耦合元件完成射频信号的空间传输kaiyun.ccm,实现无接触式连接。在耦合通道中,依据时间顺序,进行能量传输和数据交换。

发生在阅读器和电子标签之间的射频信号的耦合类型有两种。

电磁感应原理,借助变压器模型,利用空间中的高频交变磁场,达成相互连接,具体方式如图所示,请参考。

图8-1

电磁反向散射的原理在于雷达模型,通过发射电磁波,当波遇到目标物时会反弹回来,并且反弹的波带有目标物的信息,这个过程遵循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的法则

图电感耦合方式通常用于低频或高频运作的短距离射频识别系统,其典型工作频率包括125千赫兹、225千赫兹以及13.56兆赫兹,识别距离一般不超过1米,而常见的识别范围为10至20厘米。

电磁反向散射耦合方式通常用于超高频及微波频段的长距离射频识别设备。常见的应用频率包括433MHz,915MHz,2.45GHz,5.8GHz。该技术可以实现超过1米的识别距离,一般情况下的典型识别范围为3至10米。

射频技术应用领域

物流环节涉及货物全程监控,数据实时获取,库房管理,码头作业,邮局服务以及快速配送

2、零售: 商品的销售数据实时统计,补货,防盗

3、制造业: 生产数据的实时监控,质量追踪,自动化生产

服装行业: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加强仓库运作监管,注重商标维护,强化个体物品监控,拓展销售途径

5、医疗: 医疗器械管理,病人身份识别,婴儿防盗

6、身份识别: 电子护照,身份证开元棋官方正版下载,学生证等各种电子证件。

7、防伪: 贵重物品(烟,酒,药品)的防伪,票证的防伪等

资产的处理方式:涉及各种类型的财产,包括价值高的物品,或是数量多且外观相似的物品,还有具有潜在风险的物品等

交通方面,要求快速路全程畅通,出租车运营需规范,公交中心要高效运作,铁路车辆要有明确身份标识

10、食品:  水果,蔬菜,生鲜,食品等保鲜度管理

11、动物识别: 训养动物开yun体育app官网网页登录入口,畜牧牲口,宠物等识别管理

12、图书馆:  书店,图书馆,出版社等应用

13、汽车:  制造,防盗,定位,车钥匙

14、航空:  制造,旅客机票,行李包裹追踪

15、军事:  弹药,枪支,物资,人员,卡车等识别与追踪

16、电力: 智能电力巡检,智能抄表和电力资产管理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