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突出实践应用 英语融入传统文化
高考试卷名师点评
数学突出实践应用 英语融入传统文化
本报记者 赵文静 王红 实习生 马子涵
昨天下午,2018年高考已经结束。今年高考数学、英语的试题难度怎么样,有哪些突出之处、重点问题和关键点?本刊约请经验丰富的教师立刻为考生们进行分析讲解。
数学
整体难易适度
更注重实践应用
点评老师:
陈燕红 省实验中学数学教研组长、中学高级教师
高放 省实验中学数学备课组长、市优秀教师
数学试卷对文科和理科分别侧重关键知识点,突出了基础性,以稳定为首要目标,鼓励学生回归教材,精通基本公式和方法。多数题目只需处理单一知识点或基础知识的交汇点,简单分析条件就能得出正确结果,但支撑高中数学体系的核心内容始终占据较高分值,彰显了高考对这些核心知识的重视。
2018年新版考试规范明确列出了七项能力指标,包括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整理、应用创新,这些都在试卷中得到了充分展示。各能力要求都凸显了高考对数学才能和思维方式的关注,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理科考卷第三题借助古希腊数学家希波克拉底钻研过的几何图形,构思了一道几何概率题目进行考察,2017年也曾出现这类试题,依托于古代文明,此类考题的延续性显得更为突出。数学试卷第二十一题考察了导数的综合运用,题目本身并不复杂,却深刻地展现了函数的基本理念,解题过程中充分展示了多种数学能力的运用,包括知识迁移和分类处理,有效提升了试卷的区分效果,确保了高考的选拔作用。
今年文理科考试虽然不涉及流程图内容,却更加侧重实际操作能力,提升了同学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文理科的第三道题目都选用了统计圆形图表作为素材,生动形象地呈现了乡村经济转型的状况,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发展成果;理科的统计概率和圆锥曲线解答题调整了先后顺序,进一步突出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表明数学知识既源自生活实践,又反过来指导人们更好地生活。
点评老师:
张振啟 郑州外国语学校数学教研组长
这份文理数学试卷着重考察核心知识点,展现了基础性与综合性。着重检测考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运用本领,关注学生数学功底和学习发展空间。同上一年相比开yun体育app官网网页登录入口,试题难度有所降低,涉及知识点广泛,材料充实。
这份数学试卷着重检测学生的数学基础,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方法。选择填空题的最后一题不再包含高难度的计算。理科的选择题最后一题是立体几何,虽然精确计算比较难,但能直观判断何时达到最大值,这符合课程标准对立体几何能力的要求。文科的选择题最后一题是分段函数,难度也不高。
文理选择题第三个题目涉及饼状图,这种题型在近年全国一卷的考试中较为少见kaiyun全站app登录入口,题目本身的难度并不高,主要检测学生解读题目和把握题意的水平。三视图的考察方式与以往有所区别,过去这类题目通常较难还原,而本次题目难度较低,要求学生还原图形之后展开并计算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这一变化与新课标中取消三视图的设定相吻合。
这道题目的区分效果相当理想,出题者在构思时运用了逐步提问、逐级上升的方法,设置了多种难度的题目,目的是为了分辨出考生不同的能力层次。此外,题目特别注重实用性,紧密联系社会现实情况,以考生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作为出题的出发点,需要考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来处理现实中的问题,这充分展现了高考改革中强化应用能力、注重实践操作的精神。
英语
突出阅读理解能力
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点评老师:
孔雪 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英语备课组长
今年英语试题材料来源广泛,考察目标循序渐进,文章与材料的复杂程度逐步提升,题型种类丰富并且难易度均衡,测试重点涉及面宽,各难度级别的题目数量分配得当,可以有效分辨考生的不同能力层次。
阅读理解题目整体难度处于中等偏高水平,文章主题比较新鲜,与日常生活关联紧密kaiyun.ccm,表达观点清晰,语言表达自然流畅,包含丰富信息。就出题方式而言,材料类型丰富多样,但主要考察细节内容,逻辑推理和判断类题目比例有所提升。五篇阅读文章,词汇难度相比往年有所增强,长句复杂结构增多,段落组织形式灵活多变。
这道填空题的篇章难度属于中等水平,故事情节相对简单,容易看懂,不过其中涉及的词汇难度有所提升。着重测试理解前后文关联度,以及推理判断能力,同时涉及短语组合和词语辨别的考察;篇章填空和短文纠正两个项目,都检验应试者在特定背景下,对字词句篇的形态、内涵及逻辑关系的理解;写作任务场景与日常活动紧密相关,主要评估运用书面英语进行沟通的水平,鼓励学生关注以英语形式展现中华文化的学习路径。
点评老师:
刘晶 省实验中学高三备课组长、河南省教学标兵
今年英语考题的难度程度跟2017年保持一致,测试的核心内容跟以前相比基本没有太大变动,这种相对固定的出题模式其实也是未来升学考试的一个走向。
阅读理解部分涵盖三大主题,分别是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科技,内容类型多样,包含故事、科普知识、人文探讨、社会观察以及语言文化等题材,文体形式丰富,有记叙性文章、说明性文章、议论性文章和应用性文章等,题目设置由易到难,旨在全面检测考生对不同文章体裁的阅读水平。
阅读理解部分,以记叙性文章为主,讲述的是作者经由其授课教师传授的若干技巧:怎样在竞争中超越对手,由此得到的一些人生体会。该部分选择题的设置,多需依据文章的核心思想来作答,并且重视具体词汇,诸如名词、动词的辨别检测。
语法填空和短文改错,主要检测动词的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名词的单复数形式,以及冠词和不同词性之间的转换能力。改错题里,but和and的转换,是高考中经常出现的考点。
写作练习涉及实用文体创作,具体是一封书信,内容是向外国友人Terry说明来华访问的相关安排,包括具体日期、用餐规矩、礼品选择等细节。情境设计贴近生活实际,作业要求符合学习者水平,并且有机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旨在帮助学生借助英语认识世界,同时重视继承和传播中国优秀文化,提升民族自豪感。因此,要确保全面涵盖各项内容,不出现任何疏漏,并且语言表达要生动,比如恰当运用词语搭配、被动句式、倒装结构等技巧,还要牢记以内容为核心的基本准则,避免过度卖弄技巧,这样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