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病害防治西瓜七种病害旳防治
西瓜病害防治西瓜七种病害旳防治
西瓜种植季节将至,特此向农民朋友们简要介绍西瓜病害的识别及防治方法。首先,关于立枯病和猝倒病,当西瓜处于出菌阶段,若观察到植株的子叶出现萎蔫现象,可将病苗拔出,此时可见其茎部呈现黄褐色、有水渍状的凹陷斑痕,病株会变得矮小,这就是所谓的“立枯病”。
西瓜病害防治西瓜七种病害旳防治
西瓜种植期来临,现将辨认西瓜病害和防治措施简介给农民好友。 一、立枯病、猝倒病 西瓜在出菌期,发现植株子叶调萎时,拔出病苗可见茎部有黄褐色水渍凹陷斑,缢缩病株矮小开yun体育app官网网页登录入口,为“立枯病”。
幼苗茎部出现类似水渍的黄色和褐色病斑,病斑逐渐收缩成线形,在子叶枯萎之前,幼苗便可能倒伏,这种现象被称为“猝倒病”。此类病症通常在雨天或连续阴雨天气下发生。猝倒病菌的寄生能力相对较弱,只有在幼苗生长状况不佳或其茎部尚未木质化时,才有可能侵入并造成损害。在苗期,幼苗茎基部会先出现水渍状的病斑,随后病斑颜色转为黄褐色,并逐渐收缩成线状。病害蔓延迅猛,幼苗在子叶未枯萎之际便突然倒伏,一旦拔起,病部表面极易剥落,子叶下发病的情况尤为严重,甚至会导致幼苗窒息。有时,幼苗连出土的机会都没有,胚茎和子叶就已广泛腐烂。还有时候,幼苗外表看似健康,却只能贴地生长无法直立,仔细检查这类病苗,会发现其茎基部已经收缩,呈现出线条状。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下开元棋官方正版下载,病部及其周围土壤表面会出现一层白色的菌丝体。
防治措施包括:首先,需严格挑选营养土;其次,可以选择使用无病害的新土进行播种育苗;另外,也可以对育苗土进行消毒处理;此外,还可以采用将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比例与细土混合,制成药土,用于播种后的覆盖。
提升苗床管理水平,应选择地势较高、地下水位较低且排水条件优良的地点建造苗床。播种前,需一次性浇透底水,并严格调控苗床的湿度。若使用有机肥或堆肥作为苗床底肥,必须确保其充分腐熟。在定植初期,应减少灌溉次数。对于大棚种植,需及时通风以降低湿度。
在苗期发病早期,可以施用58%的瑞毒锰锌可湿性粉剂,稀释至800至1000倍液,或者25%的瑞毒霉甲霜灵可湿性粉剂,稀释至800至1000倍液,亦或是40%的乙磷铝疫霉灵可湿性粉剂,稀释至600至800倍液,还有64%的杀毒矾M8可湿性粉剂,稀释至800至1000倍液,或者70%的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稀释至500至800倍液,亦或58%的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稀释至800至1000倍液kaiyun全站登录网页入口,以及72%的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稀释至800至1000倍液。通常情况下,每隔7至10天喷洒一次,根据病情变化,连续喷洒1至3次。每次喷药后要结合放风,减少棚内湿度,可收到较好旳防效。
二、枯萎病、蔓枯病
西瓜在其整个生长周期内都可能遭受病害侵袭。若幼芽受到感染,便会迅速在土壤中腐烂并死亡,导致无法正常发芽。一旦发芽,病害便会导致植株顶端出现脱水症状,子叶与叶片出现萎蔫,茎蔓基部会萎缩并变为褐色,最终倒伏;病态的茎蔓,其基部会变褐,茎皮纵向开裂,并常伴有树脂状的胶汁溢出,干燥后呈现红黑色。将病蔓横切开来,可以看到维管束呈褐色。进入后期,病株的皮层会剥离,木质部会碎裂,根部腐烂,仅剩下黄褐色的纤维。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病患部位常常会出现粉红色的霉层,这主要由病原菌的分生抱子座和菌丝团构成。
植株茎干出现收缩,表皮出现纵向裂缝并变为褐色,而在主茎纵向裂缝长度介于5至20厘米之间时,会有红色霉状物质溢出,这种现象正是“枯萎病”的典型特征。
茎基及节部出现油渍状病变,表面形成胶质性物质,伴有众多针尖大小的黑色颗粒,中央区域呈现褐色干枯状,且内部出现木栓化,这些特征构成了所谓的“蔓枯病”。
防治方法包括:挑选抗病或对病害有较强抵抗力的品种;使用无病害的种子,或者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确保种子来源于无病田地。在播种前,可以使用种子重量百分比至百分之五十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亦或是用500倍稀释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浸泡种子,浸泡时间为一个小时。
精心挑选优质育苗基质,采用无病害的土壤进行播种,以及使用新鲜或经过消毒处理的土壤作为营养钵材料,这些措施能有效降低幼苗在生长初期遭受病菌侵害的风险。
3合理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性 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