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科目和账户
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
会计科目依据其提供信息的详尽程度和相互间的关联性,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总分类科目,另一类是明细分类科目。
会计科目依据其呈现的经济实质差异,可划分为资产科目、负债科目、所有者权益科目、成本科目、损益科目等不同类别。
合法性原则要求,所设立的会计科目必须遵守我国统一的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
相关性原则强调,所设立的会计科目需能够为相关各方提供所需的会计信息支持。
实用性原则强调,所设立的会计科目需与单位的具体情况相契合,并能够满足其现实需求。
账户播报
(一)账户的分类
账户乃基于会计科目而设立,它具备特定的格式与构造,旨在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及其结果进行分类展示。设立账户是会计核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
与会计科目分类相一致,账户依据所提供信息的详尽程度及其内在联系,可分为总分类账户,亦称总账账户或总账,以及明细分类账户,简称明细账;同时,根据反映的经济实质差异,又可划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损益类账户等多种类型。
(二)账户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账户可划分为左侧(以“借”字作为记账标识)和右侧(以“贷”字作为记账标识)两个部分kaiyun全站登录网页入口,其中一方用于记录增加项目,另一方则记录减少项目。对于资产、成本和费用等账户,增加的项目在借方记录,减少的项目在贷方记录;而对于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等账户,减少的项目在借方记录,增加的项目在贷方记录。
账户内所记录的本期新增资金额度被称为本期增加发生额;而记录的本期减少资金额度则被称为本期减少发生额;经过增减相抵后所得到的差额即为余额;根据时间段的差异,余额又可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它们之间存在着以下基本联系: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对于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账户的具体内容涵盖账户的名称、记载经济活动的具体日期、依据的记账凭证的编号、经济活动的简要概述、金额的增减变动以及最终的余额等细节。
(三)账户记录的试算平衡
依据资产与权益的等量关系和借贷记账法中“借方必有贷方,借贷数额相等”的核算法则,对账户的记录进行核对开yun体育app官网网页登录入口,确保其准确性,我们可以运用两种试算平衡的方法,分别是发生额试算平衡以及余额试算平衡。
采用发生额试算平衡技术。此方法基于对本期所有账户借贷双方发生额总和的相等性进行验证,以核实本期发生额的记录是否准确无误。其计算公式是: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余额试算平衡法,即通过比较本期各账户借方余额总和与贷方余额总和是否相等,来验证账户记录是否准确无误。此方法依据余额所处的时点不同,可细分为期初余额平衡和期末余额平衡两种类型。期初余额平衡意味着期初各账户的借方余额总和与贷方余额总和相等,而期末余额平衡则是指期末各账户的借方余额总和与贷方余额总和相等。其计算公式为: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货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货方期末余额合计
实际工作中,余额试算平衡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方式进行。
(四)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1.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
总分类账户对明细分类账户起着主导和制约的作用;而明细分类账户则对总分类账户起到补充和阐释的作用。两者在总金额上应保持一致。
2.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平行登记即对每笔经济交易活动,依据会计凭证进行记录,既要将信息录入相应的总账科目,同时也要将其详细情况登记在相应总账科目下的明细账目中。
在进行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时,必须确保以下几点:依据的会计凭证一致,借贷记账的方向一致,所属的会计期间一致,以及计入总分类账户的金额需要与计入其相应明细分类账户的金额总和保持相等。
(五)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和区别
会计科目与账户均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它们在定义和属性上保持一致。会计科目充当了账户的名称角色,同时也是建立账户的基础,而账户则是会计科目在实际操作中的具体体现。二者的主要差异在于:会计科目仅作为账户的名称kaiyun.ccm,不具备结构;相对而言,账户则拥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