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蔡格尼克效应(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若非会员身份,启动视频播放器挑选剧集,系统将允许短暂体验五分钟,随后便会弹出提示,告知需升级至会员状态方可观赏完整内容。
诸如知乎小说等作品,正当阅读得津津有味之际,却意外发现其中的某些章节竟需付费才能继续阅读。
这时候,由于特别想看接下来的内容,我们很难不去充会员。
其实,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突然结束的恋情往往让人难以忘怀;在看到心仪的衣物时,购买前会激动不已kaiyun官方网站登录入口,但购入后却可能被遗忘在衣柜中,落满灰尘。
通过观察,我们就会发现这些事物的一个共性就是——未完成。
正如陈奕迅歌词里所唱的,“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心理学领域,蔡格尼克效应(Zeigarnik effect)对此现象进行了专门的阐释。
与已经完成的事情相比,未完成的事物总是更让人印象深刻。
这正解释了为何那些未曾言表的情感、本可实施却未付诸行动的事迹,让人记忆深刻,难以抹去。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蔡格尼克效应具体有哪些体现呢?我们应当如何巧妙地利用蔡格尼克效应,以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呢?
蔡格尼克效应:难以放下未竟之事
在20世纪,德国的心理学家蔡格尼克通过一项实验,揭示了这个心理现象的存在。
蔡格尼克并未向实验参与者分配22项简单任务,这些任务包括抄写一首心爱的诗作、进行从55数到17的倒数、用线将不同颜色的珠子串联起来等。
在这22项小任务的操作中,仅有部分实验参与者得以全部完成,而其余的则被强制中断,仅完成了一半。
随后,蔡格尼克向所有参与实验的个体发问,要求他们回忆起自己完成的22项具体任务。
研究发现,那些中途停止的人能够回忆起68%的信息,而那些坚持完成的人仅能回忆起43%。
蔡格尼克效应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存在一种追求完整性的动力。每当一件事情尚未完成,我们的思维便会不断提醒,使得该事例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痕迹。
或许大家都有类似的体会,事情一旦告一段落开yun体育app官网网页登录入口,我们往往会将其置诸脑后。然而,若事情只完成了一半未能圆满,那件未竟之事便会始终萦绕心头。
蔡格尼克效应有两个比较极端的负面影响。
首先,人们难以释怀那些人生中尚未完成的任务;其次,这些未了之事持续困扰着他们;最后,这种困扰使得过去的不完满影响了当下的生活。
纳兰性德曾言:“月儿辛勤,最令人怜惜;它昔日的圆满,如今却如环般渐变,昔昔皆化作破碎的玉玦。”
我们人生也像月的盈亏,很少能圆满,更多的是不完美。
若始终纠结于某个不圆满之处,譬如已告终的初恋、未能尽展才华的考试,那么既无法重返往昔,亦难以把握眼前的美好时光。
二是做什么事情都无法完成,只做一个开头就丢在脑后。
这种情形下,一个人往往在着手处理一件事情时,心中便已迫不及待地盘算着下一件要做的事。结果往往导致,原本着手的事情未能妥善完成,最终一件事情都没有做好。
其实,如果用好蔡格尼克效应,也能帮助我们的生活和学习。
先做一点,大脑的印象会更加深刻
在学习工作中,蔡格尼克效应能帮我们避免拖延。
在大学期间,我的某位授课老师完成作业布置后,曾向我们传授了一个既有助于记住作业又能高效完成的小技巧:首先,创建一个新的文档,录入作业标题,随后将其保存。
此时,我们心中总是萦绕着此事,急于尽快完成作业。
实际上,这也是蔡格尼克效应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我们天生具备一种渴望完成事物的强烈愿望,而当事物得以完成时,这种愿望便得到了满足。
如同在计划表中勾选完成的任务,大脑会将这一已完成的使命从待办事项中剔除。
对于那些尚未完成的任务,这种渴望未能得到满足,我们的头脑便会持续地记住那件事情。
同时,那些尚未完成的事情常常伴随着遗憾、失落和不满等消极情感,这些情绪会使我们的记忆印象更为鲜明。
从心理学上来看,人们对痛苦回忆的印象远远超过快乐回忆。
在经典条件反射的实验里,这一观点也得到了验证。
实验员需反复训练,方能使犬类在目睹佳肴之际便激发唾液分泌。而仅需对小白鼠实施一次电击,便能使其在下次目睹闪光时产生极大的恐惧感。
根据进化论的观点,人们之所以会铭记痛苦的回忆,其目的在于防止未来遭受类似的伤害。
对未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其实与我们的注意力选择也有关。
英国心理学家布罗德·本特提出了“过滤器理论”,此理论指出,人类大脑处理信息的容量是有限的。
我们的头脑无时无刻不在接收着海量的资讯,面对这股汹涌而来的信息洪流,大脑会有所选择地让其中一部分信息进入思维,而其余的则被筛选淘汰。
着手开始学习或工作之际,我们的思维便不断提示,尚有未竟的任务在等待我们去完成。
若你常感作业或任务拖延,不妨在笔记本或文件上记下起始句,这能有效地帮助你克服拖延。
主动为过去划上句号
蔡格尼克效应在情感领域的表现,往往使我们难以与过去的人物和事件彻底告别。
在宫崎骏执导的影片《千与千寻》里,有一句引起广泛共鸣的话语:“人生宛如一列驶向终点的列车,途中设有众多站点,鲜少有人能与你同行至终点。”
然而,众多人对于往昔之事难以释怀,而能够释然离去的人却寥寥无几。
在完型心理学领域,存在一个术语,称作“未了事件”,这一概念表明,由于情感体验并未达到充分程度,这些情感会在潜意识中持续存在,进而对现实生活产生一定影响。
由于一段恋情的失败,导致无法重新开启人生;又因过去未能全力以赴,对当前状况心生不悦。
那些尚未完结的过去虽让人难以忘怀,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过分沉溺于过去,既不能改变既定的事实,也无法真正体验到当下的美好。
尽管我们都希望事事圆满,但我们也要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
因此,我们要主动为过去画上句号。
无论过去多么令人留恋,终究已成为过往。倘若我们舍弃了当下kaiyun全站app登录入口,那么未来的日子也将对未能珍惜的现在感到惋惜。
总的来说,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之中,亦或是在学习与工作的过程中,蔡格尼克效应均能助力我们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