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成瘾、被迫裸聊……青少年假期用网安全值得关注

频道:游戏专题 日期: 浏览:3

凭借不赖的中考分数,来自河北石家庄的小张顺利进入了心仪的高中,然而这份喜悦很快被他与母亲持续的争执所淹没。母亲认为,假期中小张要么沉迷电脑,要么沉迷手机,花费在网络上时间过长。而小张对此持有不同看法:好不容易有了假期可以休息,为何不能尽情享受手机和游戏带来的乐趣呢?

实际上,这一代青少年,他们自幼便与鼠标为伴,在手机的陪伴下长大,网络对他们而言,已经成为了生活之中必不可少的存在。尤其是在假期期间,他们上网的时间显著增多,因而更容易陷入网络的漩涡,难以自拔。再者,鉴于青少年普遍缺乏社会阅历,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意识不足,他们在网络空间中更容易遭遇不良信息的侵扰、网络诈骗的威胁,甚至是不法行为的侵害。

《法制日报》的记者了解到,专家指出,在假期期间,孩子们上网的时间相对增加,他们应当适度地享受休闲和娱乐,但同时必须进行合理的安排,避免沦为“网奴”。学校和家长们应积极引导青少年进行健康的网络使用,确保他们在网络上的安全以及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

防止网络游戏成瘾

仰望电脑屏幕,俯首于手机之间开元棋官方正版下载,他们全然不顾一切,整夜沉迷于游戏,这恰恰是许多青少年在假期中的真实生活场景。2018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网络游戏成瘾定性为一种精神疾病。根据统计数据,12至16岁的青少年群体成为了网络成瘾的高风险人群,全球范围内青少年对互联网的过度依赖率达到了6%,而在中国,这一比例则接近10%。

张汝财全国人大代表在看到这一数据后,不禁感到十分震惊。他指出,网络游戏中的不良内容正在悄无声息地影响着青少年。张汝财对记者表示,网络游戏开发者与经营者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导致不良网络游戏变成了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一大公害。

2018年,全国人大代表张青彬接到了一份由众多家长联名签署的《关于强化网络游戏监管并迅速制定相关法律的请愿书》,书中强烈要求通过立法手段来拯救众多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青少年,这一事件促使他开始全面关注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现象。张青彬表示,他在自己的农村家乡亲身经历了这一问题的严重程度。众多青少年因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而提前退学,沦为无所事事之辈,同时,不少年轻人因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而遭遇各类心理困扰,甚至有时会采取极端举动。鉴于此,张青彬着手开展调研工作,深入校园和社区,聆听民众心声,并向文化、网信等相关部门咨询,以获取更多信息。网络游戏往往针对人们的心理需求精心设计各种环节,循序渐进地引导玩家陷入沉迷状态,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来说,这种诱惑是相当难以抗拒的。张青彬如此表示。

在医学领域,网络成瘾是一个清晰定义的术语kaiyun全站登录网页入口,通常涉及对网络游戏的过度沉迷。一旦停止游戏,个体可能会出现诸如烦躁、焦虑、悲伤等戒断反应;与此同时,对以往的兴趣爱好逐渐丧失兴趣,即便意识到游戏带来的负面影响,仍对游戏保持高度专注;此外,网络游戏还常被用作逃避现实或减轻消极情绪的手段。

小张的母亲观察到,小张身上显现出了网络成瘾的迹象。这种现象不仅损害了他们之间的亲子关系,加剧了家庭矛盾,而且彻底打乱了小张的日常生活节奏。她担心,一个长假可能会让小张面临各种心理问题。

警惕不法网络侵害

能否请您提供一张您上半身的私密照片,我承诺会妥善保管,绝不泄露给他人。去年寒假期间,14岁的中学生小美(化名)在某个短视频平台上与一位自称为15岁的“阳光少年”小城(化名)相识,两人互相关注后,交流便转移到了QQ平台上。仅仅相识半个月后,小城便首次向小美提出了这样的请求。

尽管心中有所担忧,小美最终还是应允了对方的请求,然而这却开启了她的噩梦之旅。自那以后,小城接连不断地提出种种不合理的要求,从泄露私密照片到索要全裸视频,原本的请求已演变为无情的威胁。

小美一直沉默不语,显得有些迷茫,这让她的母亲察觉到了异常。在母亲的不断追问下,她终于道出了真相,随后小美的父母立刻报了警。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公安分局刑警大队的民警们根据嫌疑人QQ号等线索展开了调查,不久便锁定了嫌疑人杨某并将其成功抓获。

警方调查发现,小美口中的所谓朋友小城实际上是由杨某编造的,学校、信息和照片均系伪造,杨某的真实籍贯为天津,生于1978年,已婚,且有过盗窃的犯罪记录。杨某频繁使用各类网络社交平台与人交谈,他专门针对未成年人如小美进行欺骗和恐吓,而且小美并非他唯一的聊天目标。今年三月末,杨某因涉嫌对未成年人实施猥亵行为,桥西区人民检察院对其提起了公诉。

在张家口市桥西区检察院检察官的审讯过程中,杨某对于自己的违法行为毫无保留地坦白,并强调未成年人应以此为鉴。6月12日,法院对杨某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其犯有猥亵儿童罪,并判处其有期徒刑两年六个月。

不仅如此,鉴于青少年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警惕性相对较低,他们往往容易轻信他人,因此他们很容易成为网络不法分子的目标。这类不法分子不仅会通过展示不健康的网页、传播网络不良信息来吸引青少年,还会针对学生群体实施各种诈骗活动,比如以网络刷单为幌子骗取当事人的资金,这种手段在暑假期间尤为常见,是骗子们常用的网络诈骗手段之一。这些欺诈伎俩实际上并不新颖,然而它们却频繁在假期期间出现,导致每年都有不少学生上当受骗。

上网时切勿随意点击弹窗和不明的链接,网络交友需保持高度警惕,切勿泄露个人或他人的私密资料,社交平台上应避免对他人进行威胁、侮辱或诽谤,严禁制造和散布未经核实的信息,若不幸遭遇网络欺凌,要保持镇定和自信,并应及时与教师或家长取得联系……这些内容理应成为青少年上网的必备常识。张青彬如是说。

引导孩子安全用网

张家口市桥西区检察院负责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的科长吴桂平指出,鉴于互联网社交工具的普及,家长们理应加强对子女精神面貌和人际交往的留意,并适时进行安全教育。他们应当通过平等的对话,让孩子们认识到网络交友的不可预测性,并传授他们虚拟空间中的交友准则,比如不要随意透露个人真实信息,以及避免向他人发送可能涉及隐私的图片或视频。

家长需关注青春期未成年的心理状态,他们不再仅满足于父母的关爱,对人际交往的需求日益增强,渴望拥有志趣相投的朋友。面对这种交友的强烈愿望,我们不应一味地压制,而应予以正确的引导和必要的帮助,向他们传授交际的界限和原则。吴桂平如是说。

储朝晖研究员指出,未成年人虽能较早感受到网络带来的便捷,却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这恰恰是导致网络成瘾的关键因素。家长应当教会孩子如何有节制地使用网络,例如每天设定固定的上网时间,并对他们浏览的内容进行适当引导,以此帮助他们尽早培养出规划生活的能力。

储朝晖指出kaiyun全站网页版登录,在众多中小学里,携带手机入校是被明令禁止的。面对课余和假期的时光,这对学生与家长而言无疑是一次挑战。部分家长倾向于将手机游戏作为对孩子的奖赏,然而,在我看来,这实则是一种误解。提升孩子的自主能力,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才是至关重要的。

在全国两会期间,张汝财与张青彬均就强化网络游戏监管及加快立法进程提出了意见,他们呼吁全国人大常委会迅速制定一套旨在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涵盖网络游戏管理体系的法律法规,以及针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法等相关法律。

张青彬指出,需增强政府监管的强度,对网络游戏的实名制进行优化,并净化游戏内容与网络空间。他建议,可以参考影视作品的审查机制,对即将上线的游戏实施严格的审查流程,并且采纳诸如“人脸识别摄像”等技术手段,以防止身份不实的用户登录。

专家强调,在假期期间,家长们需指导孩子确立正确的网络观念,并教育他们掌握安全上网的技巧。家长与孩子应共同商议设定适宜的上网时长,确保不干扰日常作息,从而培养健康的时间意识;同时,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的上网活动,多给予倾听而非指责,以免言辞激烈损害家庭关系;此外,家长应抽出时间陪伴孩子,激发他们对现实世界的兴趣,避免过度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

(原题为《青少年假期用网安全值得关注》)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