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炮的发展与应用
【装备】关于电磁炮的演进及其在海军配备中的前景分析 10-04-10 作者佚名 编辑徐庆龙 电磁炮的演进 电磁炮的运作机制源于中学物理课程里讲解的法拉第电磁感应法则,从某个角度观察电磁炮与电动机的运作方式是相通的,两者都是通过向置于磁场环境中的金属丝通电,使其承受一个推力作用。克里斯廷·伯克兰教授最早在挪威奥斯陆大学发明了电磁炮,于1901年成功制造出全球首门电磁炮的样机,该样机可将10公斤的铁制炮弹迅速加速至80至100米每秒kaiyun全站app登录入口,并且这项创新获得了世界上第一项电磁炮的专利权。不过挪威人随即面临了重大阻碍kaiyun官方网站登录入口,就是没法得到更强的脉冲电流,因此电磁炮的研究一度中断kaiyun全站登录网页入口,这个难题至今仍是电磁炮应用的主要瓶颈,到了 60、70 年代,西方科学家发现借助瞬间释放高速旋转飞轮储存的能量,或者使用容量足够的电容器组,就能产生足够的脉冲电流,电磁炮的研究和发展因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1984年,美国西屋公司运用电磁发射装置,顺利射出重317克的炮弹,该炮弹飞行速率高达4200米每秒。短时间电磁发射装置变成了多个国家军事科技探索的核心方向相关研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逐步展开中国、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地的科研团体和军事单位实施了众多电磁发射实验需要强调的是那个阶段基本上还处在基础研究实验环节。电磁炮依据构造可分为导轨炮、线圈炮、重接炮等类型,依据能量装置可分为单级发电机、等离子体电源、电容器组等类型,其中导轨炮与电容器组的组合最为普遍,也是最贴近实际应用的形态。电磁炮原理图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