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什么是趁火打劫?趁火打劫的经典案例有哪些?
敌人的威胁非常严重,要顺应形势获取利益,这是刚强克制柔弱的表现。趁火打劫的本意是指:当别人家中发生火灾,场面一片狼藉,无法照顾自身的时候,去夺取他们的财物。这种利用他人困境谋取私利的方式,显然是不符合道义的。在军事策略上,这个计策的含义是:当敌人陷入困境或遭遇危局时,应当抓住这个时机主动进攻,最终战胜对方。《孙子·始计篇》中有言:“趁乱夺取,”唐朝·杜牧对此句作出阐释,“敌方陷入混乱,便有机可乘,从而夺取。”这正是这个道理所在。依照古人的说法,“趁火打劫”与“浑水摸鱼”之间存在差异,前者涉及隐蔽行动,后者则较为公开。
春秋时代,吴越两国激烈角逐,战火连绵不断。由于旷日持久的战斗,越国最终无法抵挡吴国的攻势,只能屈膝称臣。越王勾践被拘留在吴地,行动受到严格限制。勾践决心光复故国,实施十年发展生产,十年整饬内政,刻苦自励。表面上对吴王夫差极尽讨好kaiyun官方网站登录入口,终于获取夫差的信任,得以返回越地。回到国家后,勾践仍然对吴国表示臣服,每年都进献大量财物,以此迷惑夫差。在国内推行了多项增强国力巩固国防的政策,越国经过数年发展,国力显著提升,人口繁盛,物资充裕,社会安定。吴王夫差却因成功而变得盲目自大kaiyun全站app登录入口,被越王的伪装所蒙蔽,对越国不再警惕。他行为放纵残暴,听不进忠言,处死了杰出将领和正直的臣子伍子胥,偏信奸佞之徒,阻断了批评的渠道。生活极端奢靡,大规模兴建宫殿,导致百姓贫困国家财力枯竭。公元前473年,吴国颗粒无收,民众怨声载道。越正选择吴王夫差前往黄池与中原诸侯会盟之机,发动了对吴国的强大攻势,吴国境内兵力薄弱,无法有效抵抗,迅速被越国攻陷并覆灭。勾践的成功kaiyun全站登录网页入口,充分体现了利用敌方困境顺势取胜的战略智慧。
多尔兖志得意骄,登临皇宫大殿,努尔哈赤、皇太极都曾怀揣占据中原的野心,却直至生命终结未能实现。顺治皇帝继位时年纪尚幼,仅七岁,朝政大权完全掌握在摄政王多尔兖手中。多尔兖早已萌生吞并中原的企图,渴望在他治下成就一番功绩,完成父兄未能达成的中原霸业。他始终如鹰隼般紧盯明朝的任何动向。明朝晚期,朝政败坏,百姓困苦不堪。崇祯帝日夜操劳,试图重振明朝。然而,他多疑刻薄,使得贤能之臣和英勇将领无法在朝廷安身,他频繁更换了十多位宰相,还处决了将领袁崇焕,导致他身边尽是奸佞之徒,明朝衰亡已成定局。1644年,李自成带领农民军成功夺取了京城,建立了大顺政权。但农民兄弟进城后根基未稳,首领们沉迷享乐,陷入腐化堕落的境地。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宠妾陈圆圆遭逢战乱被叛军强占。吴三桂为人趋炎附势,善于审时度势。他察觉大明王朝已难维系,李自成宣告建立大顺政权,曾打算归顺李自成以增强自身地位。然而李自成得胜之后,变得傲慢自大,轻视吴三桂,查抄其宅邸,囚禁其父,强占其爱妾。吴三桂本就摇摆不定,因一位女性而勃然大怒,最终选择归附满清,借助清军力量消灭了李自成。多尔衮得知此事后,欣喜至极,认为时机已到,可以实现夙愿。当时中原地区战乱不断,李自成尚未稳固政权,多尔衮便迅速联合吴三桂的军队,穿过山海关,仅用数日便攻入京城,驱逐了李自成。多尔兖志得意满登上金銮宝殿,奠定了满清占领中原的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