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这些信息,别随便晒!快自查
九月份十五日,二零二五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在云南昆明开展。仪式进行中,网络信息管理部门推出了12387网络安全事故通报系统。该系统整合了热线电话、官方网站、公众号账号、小程序应用、电子邮箱以及传真途径,集中受理网络安全事故信息。
网络空间安全关乎每个人,一旦我们在网络世界留下足迹,个人资料就有可能遭遇非法获取的情况。增强自我保护观念,形成规范使用行为,是减少潜在威胁的关键步骤。
网警提醒:这些信息别随便晒!
火车票、飞机票、家门钥匙、车牌等
泄露个人信息的火车票、飞机票、登机牌、家门钥匙、车牌等,犯罪分子或许会借助不正当途径获取个人隐私。
证件
个人证件例如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结婚证等所附照片,内含关键隐私信息,公开时必须小心。
银行卡号和密码
公开包含涉密内容的银行卡信息、个人密码等,易遭不法之徒利用,从而引发经济上的损害。
位置信息
切记不要分享包含具体住址信息的照片,例如实时定位或位置标记的影像,以免泄露个人实际居住环境。
开箱视频
可能会透露快递单上的姓名和手机号码,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老人和孩子照片及姓名
不要公布长者与幼童的影像资料和姓名,以免不法之徒借助这些信息从事非法行为。若确实需要发布,应当限定传播的界限,以群组的方式仅向家人传递。
他人隐私信息
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发布他人隐私信息,侵犯他人的隐私权。
未经证实信息
遇到没有核实过的消息,不要随便转发到社交平台。要冷静思考,小心对待,以免变成虚假信息的发起人和散播者。
使用手机注意这些细节
当代社会我们越来越依赖智能手机,手机存储着关键的个人资料,一不小心就可能面临隐私暴露和财务损失,所以日常使用手机时也绝不能马虎大意。
谨慎使用公共设备
小心连接没有密码的无线网络kaiyun全站网页版登录,注意公共的充电设备,避免手机中未加密的数据被盗走。
切记不要随便点击需要填写个人资料的网上问卷,也不要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kaiyun.ccm,更不能随意点击短信里可疑的链接,这些地方极有可能被植入了恶意程序。
关闭手机上容易泄露信息的功能
常用的聊天软件中,关闭容易泄露信息的功能。
发布动态时,也请注意保护自己与家人的信息安全。
正确安装应用程序
务必通过正规途径获取,特别是金融机构的应用程序。创建账号时,密码设置要用心,不要贪图省事,避免采用生日数字、姓名简写这类容易被猜到的组合。
谨慎授权手机软件
在使用App时,需认真审阅其请求的各项权限,关闭那些对使用软件非必需的授权。此外,对于很少访问的第三方平台或网站,应撤销已授予的账号权限。
发现个人信息泄露怎么办?
若察觉信息有泄露风险,采取以下五步维护权益:
切断风险源
马上离开出问题的机器,锁住相关账号(比如微信的“封禁账户”操作)。
修改密码
所有关联账户,包括用相同手机号注册的应用kaiyun全站登录网页入口,都应修改为强密码,不要采用最近使用过的密码。
留存证据
保存泄露相关截图、短信、邮件等,记录泄露时间、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