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科技馆"让科技走进生活 展示面积共4800平方米
《劳动报》报道,记者于昨日对由科技部及市科委联合举办的“创新科技馆”进行了实地探访。该馆坐落于6.2H馆,占地面积达到4800平方米。2016年标志着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开篇,在这一年中,我们国家举办的“创新科技馆”严格遵循《中国制造2025》以及“互联网+”等国家战略的指导原则,并紧跟“智能化、绿色化、网络化”的技术发展趋势,精心规划了四个特色展区,分别是科技部展区、“智能驱动,高端制造”主题展区、技术交易展区以及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展区。
无线充电技术早已司空见惯,然而kaiyun.ccm,超导无线充电技术相较于传统的铜线充电,究竟有哪些显著优势呢?据上海超导科技公司的参展人员透露,这种超导无线充电技术是通过使用超导线圈作为发射装置,使得负载设备能够以非接触的形式,高效地从电源中获取电能的一种新型电能传输技术。在相同的传输距离范围内,超导无线充电技术的效率相较于传统无线供电技术可提升至3至4倍;而在保持相同效率的前提下,其传输效率亦能超越常规无线充电技术3至4倍。
当前,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已在医疗、移动电子设备等低电压领域得到应用。展望未来,这项技术有望拓展至电动汽车、有轨电车等高电压应用场景。借助超导无线充电技术,能够有效缩小充电设备的占地空间,降低对电网的负荷冲击,并显著增强充电过程的安全性。
此次展览还包括真空管道中的超导悬浮列车模型。据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已将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加工成薄片,并放置于小车中,随后利用液氮(温度降至-196℃)对小车内进行冷却,以此使超导材料进入超导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超导材料将展现出完美的抗磁性以及量子锁定功能。因此,经过液氮冷却处理的小型车辆与飞行器kaiyun全站登录网页入口,能够在永磁体表面上下自由悬浮,亦或沿着磁体轨道进行快速移动,仿佛在空中“翱翔”。
由于缺乏与地面的摩擦,超导低空列车主要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其速度比高铁快出2至3倍。据悉,国际上的科研人员已经运用这项技术,成功达到了603公里每小时的全球轨道交通最快速度。此外,自2014年起,他们已在东京和名古屋之间着手建设全球首条商业化的超导低空列车线路。若未来真空管道中的超导低空列车得以实现,其运行速度有望达到1500至2000公里每小时,甚至更高。
在旁边的展示台前,记者目睹了一台双臂动作异常灵巧的机器人。一名工作人员将球高高举起,机器人随即以双“手”敏捷地接住了球,并模仿着工作人员的动作,其模仿程度竟高达“七八分”,与那些动作僵硬的传统机器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原来是上海智殷自动化科技公司研发成功的一款双臂灵巧协作机器人,该机器人由两个具备高精度7自由度的手臂组成,其工作原理模仿了人类的“主动协同”,并回归了人类双手在作业中的柔性智能反馈特性。
工程师鞠正指出,通常工业机器人的单臂只有六个自由度,动作幅度相对较大;然而,七自由度的手臂则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展现出更高的灵活性。他进一步解释道,借助双臂的柔韧性和自动机械手的切换,机器人前一秒还在专注地组装航天产品的零部件,下一秒就能轻松扭转双臂至背后进行书写开yun体育app官网网页登录入口,这样的特性完美迎合了现代制造业对于产品定制化和灵活性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