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日记(10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日记(10篇)
夜幕降临,一天即将结束,相信大家今天都有不少成就,此刻正是整理心绪、认真记录日记的时刻。想要让日记更具吸引力,不妨参考以下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数学日记,或许能为大家提供一些灵感。
小学五年级数学日记1
今日,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堂“算24点”的数学课。课堂上,我们需从扑克牌中挑选出四张牌,然后运用任意运算符号,将这些数字组合成24。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数字只能使用一次。这节课让我觉得非常有趣,遗憾的是课堂时间过于短暂,我仍然觉得意犹未尽。
放学后回到家,用过晚餐,我便拽着父亲,请求他陪我一起玩24点游戏。我们各自抽取两张牌,然后根据手中的四张牌来计算24点。我抽到的牌是4和8,而父亲则拿到了2和6。我迅速地算出了结果,8除以4得到2,2与2相加等于4,最后用4乘以6,结果正好是24。那回我选的是数字5和10,而爸爸选择了5和8,我经过一番努力才计算出(5减去10除以5)再乘以8等于24。爸爸对我赞赏有加,说我很聪明,并且承诺每天会给我提供10道“24点”的题目来练习。
父亲向我介绍了这个计算24点的数学游戏,并强调它有助于大脑的锻炼和智慧的提升,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活动。此外,他还传授了我一些常用的技巧:
1。利用3×8=24、4×6=24、2×12=24方法。
设法将牌面上的四个数字组合起来,形成3和8、4和6,然后进行乘法运算。例如,数字3、3、6、10可以组合成(10减去6除以3)再乘以3,得到结果24;再如,数字2、3、3、7可以组合成(7加3减去2)再乘以3,同样得到结果24。经过实际操作验证,这种方法是效率最高、成功率最显著的一种。
2、利用加法的运算方法。
若9与15相加等于24,6与18相加亦等于24,8与16相加同样等于24,那么我们可以将四张牌上的数字组合起来,使其成为加号两边的数值。例如,若牌上的数字为3、3、3、5,则可以通过(3乘以3)加上(3乘以5)的方式,计算出9加15等于24。
3、利用0和1的运算特性。
若按照4减4等于零的规则,选取3、4、4、8这四个数字,可以组合出3乘以8加上4减去4等于24的结果;再比如6除以6等于1的情况,使用5、5、6、6这四个数字,就能拼凑出5乘以5减去6除以6也等于24的算式。
掌握这些技巧后,我在计算24点问题时速度明显提升。父亲告诉我,待我日后学习了分数知识,他便能传授我更为复杂和高级的24点解题法。对此kaiyun全站app登录入口,我满怀期待,渴望那一天早日到来。
小学五年级数学日记2
周六午时,我终将所有作业悉数完成。恰逢我欲冲出房门与伙伴们共度欢乐时光之际,父亲犹如离弦之箭般冲上前,将我拦住。我带着疑惑询问:“爸爸,为何不让我外出游玩?”父亲回应道:“我给你出一道题目,若你答得正确,我便放你畅快游玩;若你答错,则需承受惩罚。至于惩罚的内容,暂且不提,你意下如何?”“无妨,爸爸,我自信必胜!”我激动地表达。题目是这样的:小明现年三岁,而他的父亲今年二十六岁。那么,若干年后,父亲的年龄将会是小明年龄的三倍。听完这个问题,我感到困惑不解。
后来我发现了妈妈在客厅的身影,于是便向她请教了一番。妈妈耐心地为我解析道:依据这个条件,我们可以推断出今年爸爸与小明的年龄差距为26减去2,即24岁。再结合爸爸的年龄是小明三倍这一信息,亲爱的,你可以尝试画一张示意图来帮助理解。我遵从妈妈的指示,取来纸张,绘制了一幅图画。当我完成这幅画后,我突然领悟到:即便过了数年,那两人的年龄差距依旧维持在24岁。据此,我可以运用解差倍问题的方法,计算出几年后小明的具体年龄。而通过将几年后小明的年龄减去2岁,我就能推算出这段时间究竟过去了多少年。
26-2=24(岁 )
24÷(3-1)=12(岁)
12-2=10(年)
答:10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3倍。
父亲微微一笑,开口说道:“注意了,就那么一个机会,要是你答错了,那可就得乖乖接受相应的处罚,今天可别想出门玩耍了!”
我心想,只有一次机会,就再检验一下吧。
验算:
(26+10)÷(2+10)=36÷12=3
爸爸兴奋地说:“恭喜你,答对了,作为奖励你可以出去玩了。”
解题时,有时需要借助绘图来辅助,这类图通常简单直观,能让人迅速看懂,操作起来也极其方便。
小学五年级数学日记3
本学期我们深入研究了方程的概念,我了解到方程本质上是一种等式,然而并非所有的等式都能被称为方程。在学习过程中,我认识到,若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值,得到的依然是一个等式,这一特性正是等式的重要性质之一。
对等式两边同时进行乘法或除法运算,只要所乘或所除的数不为零,等式的平衡依然保持,这便是等式的一个基本特性。在求解方程的过程中,我掌握了两种策略,其一便是利用等式的这一特性,比如,面对方程10+x=15,我可以将其转化为10+x-10=15-10;其二则是借助之前所学的加减乘除各运算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来进行分析,将10+x=15改写为x=15-10,进而计算出x的值为5。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利用方程来处理各种实际问题。记得有一次,我姑姑家正在翻新住宅,他们打算购置一批灯具,而不同空间所需的灯泡种类和数量也有所区别。姑父准备了一份购物清单,上面写着需要16个40瓦的普通灯泡,4个50瓦的冷反射定向照明卤钨灯泡(这些灯泡将安装在客厅),30个25瓦的普通灯泡,以及6个节能11瓦的灯泡(这些灯泡将用于厨房间和卫生间)。由于这些灯泡的功能各异,价格也相差悬殊。他让我和爷爷一同前往购买,并给了爷爷400元作为购物资金。抵达灯具市场后,我发现灯泡种类琳琅满目,不同品牌的定价悬殊,实在难以抉择。于是,我向爷爷请教:“您看,我该如何挑选?”爷爷回应道:“你得好好规划一番。”我们首先选择了普通的灯泡,注意到40瓦和25瓦的普通灯泡价格一致,均为每个4元,因此这部分花费了46个灯泡乘以4元,共计184元。接着,我们购买了节能11瓦的灯泡,每个12元,共购买了6个,这部分花费了12元乘以6,总计72元。至此,我们已经支出了184元加72元,合计256元。剩下的资金,我们将用于购买价格最高的冷反射定向照明卤钨灯。按照此方法计算,4X加256等于400,因此4X等于144,进而得出X的值为36。
通过这种计算方法,我们确定了目标,只需挑选价格相近的卤钨灯,携带的款项便足够使用。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发现效果相当显著。
小学五年级数学日记4
放学那天傍晚,马小跳领着杜真子来到自家的楼下,发现几位爷爷奶奶正围在一起,热议着某个引人入胜的话题。
你们俩恰逢其时,我正让他们帮我动动脑筋,推算一下上一次钓鱼究竟是在何时,但似乎无人能够给出答案,马小跳,你来试试看吧。
马小跳从马爷爷眼神里读到了挑战,心里不禁有些紧张。
杜真子一听,高兴的.说:“什么问题啊?我来试试。”
马爷爷提到,自5月1日开始,他每个单周的周一、周三、周五以及每个双周的周二、周四都会外出垂钓,这样的活动一直持续到6月底。那么,他最后一次钓鱼的日子是星期几呢?
马小跳立刻决定取出自己的草稿本进行计算,他打算一个星期接着一个星期地规划,相信总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然而,其他人都正在焦急地等待着。
杜真子堪称数学高手,她自信满满地对爷爷说:“这题目我完全可以应对,我在课外辅导的练习卷上遇到过类似的题型。”
“好啊,你说一说应该怎么算呢?”爷爷笑着问道。
五月和六月加起来总共有61天,5月1日恰好是星期一,计算下来,61天除以7等于8余5,也就是说,这期间共有8个完整的单双周,而剩下的5天则需要单独进行计算。
马小跳接过话茬,说道:“单周的周一、周三、周五是钓鱼的日子,那么最后一次钓鱼的日子应当是周五。”马爷爷听后,满意地颔首。这时,王奶奶走了过来,她说道:“马小跳啊,我从下周开始要学习老年舞蹈,总共需要上60节课。单周的周一、周三、周五各上一节课,双周的周二、周四各上两节课。下周一我要去办理报名手续,所以那天不上课。你能帮我算算最后一堂舞蹈课是星期几上吗?”
“这很简单。”马小跳双手交叉,显得颇为得意,“第一周我们只安排了2节课,单独计算。这样一来,60节课就变成了58节。从第二周开始,我们按照双周和单周来安排,每个双周上4节课,每个单周上3节课。那么,58节课除以每周7节课,得到8个完整的双单周,还剩下2节课。所以,在完成8个双单周后,还剩2节课未上。那么,最后一节舞蹈课应该安排在单周的星期三。”
马爷爷竖起拇指赞许地说:“马小跳,你的思维敏捷,做得真好。”王奶奶面带微笑,不由自主地举起双手,热烈地鼓掌道:“马小跳,杜真子,你们的表现太出色了。”
小学五年级数学日记5
“生活与数学密不可分”这一观点并不言过其实。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kaiyun全站网页版登录,亦或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始终与简单的数字以及基础的加减乘除运算息息相关。开门七件事,如油盐酱醋茶等日常开销,都离不开数学的运用;而在生活与工作中kaiyun官方网站登录入口,对时间的有效管理同样离不开数学;即便是探索宇宙奥秘或深海探险,也离不开深奥的数学知识。
上周日,我和父亲一同前往天德湖公园享受休闲时光,途中却意外发现了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正准备出发时,父亲的手机突然响起,原来是父亲的一位朋友在天德湖门口等候我们。电话那头的叔叔询问我们预计何时抵达,父亲回答称大约还需二十分钟。我对此感到困惑,不禁好奇地问道:“为何会是二十分钟?”父亲提及:“从家到天德湖公园大约有八公里的距离,以我们摩托车的速度,每小时四十公里,再加上沿途的几个红绿灯,预计得等上六七分钟,所以按这个速度和时间计算,大约需要二十分钟。”我略加思忖,点了点头。游玩期间,我发现许多人都骑着三人自行车,于是向父亲索要了两百元钱。父亲便好奇地问我,为何要两百元。我伸出手指,熟练地对父亲讲:“这辆三人共享单车的押金是150块,每小时租金二十,我们顶多骑两小时,两百块绰绰有余。”父亲听后欣然给了我两张百元大钞。我们骑着三人自行车,欢快地在人群中穿梭,绕天德湖骑行一周后,父亲忽然问我这一圈大约有多长。我一心只专注于骑行,根本没去想这一圈究竟有多长。父亲环顾了一下戴在腕上的计步器,提及慢跑一圈的步数超过了六千,每两步的跨度大约是一米,故此一圈大概有3000米左右。“你可以试另一种方法来计算。”父亲这样鼓励我。我沉思片刻,向父亲询问:“我们骑行的速度大概有多快?”父亲微微一笑,并未作答。“一旦知道了速度,我就能估算出骑行一圈所需的时间,进而推断出整个圈道的长度。”我满怀信心地说着。父亲轻轻点头,指向路旁的标识牌。我注意到标识牌上明确标注着“骑行路程大约3公里”。游玩途中,我们购买了饮料和小吃,自然而然地用到了数学知识。整个游玩过程大约持续了两个半小时,三个小时后,我们再次踏上了回家的路。整个过程中,数学始终伴随着我们。
“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数学的智慧”,让我们成为有意识的人,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合理安排我们的学习和日常生活。
小学五年级数学日记6
午后时分,树梢上的蝉鸣此起彼伏,宛如在抗议,这时我忽然产生了强烈的渴望,想要品尝西瓜的美味。于是,我兴奋地呼唤奶奶,提议一起去购买西瓜,而妈妈也毫不犹豫地给予了同意。随后,我欢快地牵着奶奶的手,一同前往市场挑选西瓜。
刚踏入市场,眼前便映入眼帘众多瓜摊。我和奶奶走近其中一家,只见那些大西瓜形态逗人喜爱,一个个圆润饱满、肥嘟嘟的,瓜皮上点缀着或浅绿或深绿的条纹。那些已经切开的部分,露出鲜红的果肉和黑色的籽粒,一靠近便闻到一股诱人的瓜香,让人忍不住觉得十分美味。
“老板,给我挑个熟的。”奶奶说。
“行啊。”那卖瓜的小贩敲了敲西瓜,接着说道,“这瓜熟透了。”他将瓜放在电子秤上:“四块五每斤,一共六点八斤,总共三十块六,给您三十块。”“三十块?这么贵啊?我还是不买了。”小贩一听,立刻焦急地说,“别急,别急。我这已经是最低价了,我这里是一斤四块五,别的地方一斤半要六块五呢。”奶奶的数学向来不怎么样,听他这么一说,顿时头都大了,她转头望向我。我心中计算:每斤西瓜的价格是4块5,换算成单价即是4.5元,而一斤半的西瓜售价为6块5,我虽未精确计算,但大致估计这个价格应该比4.5元要高。于是,我向奶奶投去一个暗示的眼神,奶奶随即回应:“能否再便宜一些?”奶奶接着说:“不能再便宜了,再便宜我就要亏损严重了。”最终,奶奶支付了款项,我兴奋地与奶奶一同提着装有西瓜的袋子返回了家。
回到家后,我向妈妈讲述了买瓜的经历,妈妈听后沉思片刻,然后问我:“你能帮我计算一下这瓜每斤多少钱?哪家的更划算?”“卖瓜的人说他们那儿的西瓜是一斤四块五,而另一家是一斤半六块五。4.5除以1等于4.5;6.5除以1.5等于多少?显然是他们家的更便宜。”我自信满满地答道。妈妈看着我,既好笑又无奈,用手指轻轻敲了敲我的额头,说道:“你这孩子啊。”就是有点粗心大意,算出6.5除以1.5等于4.333……,那到底哪个更划算呢?尽管便宜得并不多。
这件事让我深刻认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里应用极为广泛,几乎无处不在,因此我们必须努力掌握数学知识,以免因数学知识不足而上当受骗,更不能利用数学知识去误导他人。
小学五年级数学日记7
今日课上,教师对时间单位进行了回顾,并谈及了平年和闰年的区别。所谓闰年,即是每四年才会出现一次的特殊年份。在这一年里,二月会多出一天,达到29天,而整年则会有366天。对此,我能够理解,因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365天零1/4天,经过四年的累积,便会在2月份增加一天。
然而,我深感困惑的是,为何只有那些能被400整除的整百年份才能被认定为闰年,例如20xx年或1800年,尽管它们都能被4整除,理应被视为闰年,为何却非得是400的倍数才能满足条件呢?
为了探寻答案,我仔细查阅了各类书籍,却依然未能找到答案。不过,我注意到一个数据,那就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恰好是365天、5小时、48分钟以及46秒。心中不禁暗想:哎呀,或许我可以利用这个数据进行一番计算。
立即行动,我将5时46秒换算成20926秒,而一天总共有86400秒,这样20926除以86400大约等于0.2422天,这便是每年人们少计算的天数。因此,将这个数值乘以4,得到0.9688天。为了方便计算,人们将其视为一天,这样一来,就多算了1-0.9688等于0.032天,即46分4.8秒。将46分4.8秒乘以(100除以4),得到19时12分,这就是每一百年中额外计算的时间。人们将这些时间视为一天,不附加在其他99(100-1)个年份上。如此一来,又多算了24-19.2等于4.8小时。按照这个规律,每四百年就多了4.8乘以(400除以100)等于19.2天,几乎接近一天。因此,四百年又增加一个闰年,即100-3等于97个闰年。
哎呀!原来如此,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尽管过程颇为繁琐,但我心中的疑惑总算得到了解答。那种成就感和喜悦真是难以言表。实际上,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几乎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就能发现其中的许多乐趣和收获!
小学五年级数学日记8
今日阳光灿烂,我提前醒来,洗漱完毕,享用了一顿早餐,这是因为我将前往南京。早餐过后,我们收拾好行囊,踏上了前往南京的旅程。
一上车,车辆便疾驰而去。驶入高速公路后,汽车在宽阔的公路上飞驰。我心中不禁想:“南京还有多远呢?何时才能抵达那里?”我迫切地希望立刻就能到达目的地。于是,我查看了汽车的时速,显示为120千米/小时。然而,从泰州到南京究竟有多少千米呢?我拿出手机搜索了一下,得知距离为165千米。这时,我想起了刘老师最近刚讲解过的公式:路程等于时间乘以速度。我计算得出,一小时即60分钟,车速为120千米每小时,因此先计算每分钟行驶的千米数,即120除以60等于2千米。泰州至南京的距离为165千米,以每分钟2千米的速度行驶,便可以推算出所需的总时间。165除以2等于82.5分钟,四舍五入后约为83分钟。由于一小时有60分钟,83分钟减去60分钟等于23分钟。泰州至南京的行程总计耗费了83分钟,换算下来即是1小时23分钟。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旅途,我们终于抵达了南京。抵达后,我们首先前往雨花台进行扫墓,接着逛了逛商场。商场内商品种类繁多,我这边挑选,那边浏览,很快便完成了选购。随后,我们一同前往收银台结账。售货员阿姨对商品进行了扫描,并告知总价为1386元。妈妈随后拿出了14张面额为100元的人民币。经过一番计算,我得出14张百元大钞的总金额是1400元,由此可知,1400元减去1386元后,剩余14元。购完物后,我便踏上了回家的路。途中,妈妈好奇地问我:“你可知今天我们总共走了多少千米?”我自信地回答:“这很容易计算。只需将165千米乘以2,得出的结果便是330千米。”
回到家中,我享用了一顿晚餐,泡了个澡,随后记录下了这篇日记。今日,我感到自己的生活颇为充实,不仅缅怀了祖父,更在旅途中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数学家高斯的名言:“真正的快乐并非源自于已掌握的知识,而是源于持续的学习过程;并非来自于已有的物质,而是持续的积累;并非停留在已达到的高度,而是不断攀登的旅程。”
小学五年级数学日记9
周日,我拜访了住在隔壁的小明家,恰巧看到他正专注地摆弄着围棋。一瞥见那些棋子,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趣味数学》一书中提及的一个小游戏——“拿棋子的秘密”。我灵机一动,决定尝试书中的“技巧”,相信这样一定能战胜他。
于是,我带着一丝神秘微笑,对他说:“小明,咱们来试试一个游戏,你肯定不是我的对手。”
小明闻言,语气中带着不甘:“这怎么行?我可是围棋界四段的高手,数学成绩更是稳居全校前五,怎么可能败给那个曾经的败将?”
我运用了激将的策略,说道:“你总是提及以前下围棋时的胜利记录,看来你并不敢与我正面交锋。”
“哼。比就比,谁怕谁?”小明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我挑选了十五枚白色的棋子摆放在桌面上,并解释道:“这款游戏的名称为‘拿棋子’。我们首先进行一次猜拳,胜者将率先取走棋子。获胜者在每轮中都将优先取棋,随后轮到另一位玩家。两人轮流取棋,每人每次至少需取一枚,最多可取四枚。率先取到最后一个棋子的人将成为赢家。”
猜拳游戏已然开始,“三、二、一,出拳对决剪刀,我先发制人。”小明自认为抢占了先机,他急不可耐地抓起四个棋子,而我则不动声色地仅取了一个。
我们接着进行了多轮游戏,小明有时每次只取一枚棋子,有时则一次性抓取三枚,尽管他变换了多种策略,却始终未能触及那枚关键的最后一枚棋子,因此他焦急得额头上满是汗水。
“哈哈,我就说嘛,你肯定输。”我得意地说。
“哎,看来这个游戏比我想象的要难很多。”小明叹了口气说。
连续进行了三轮游戏,我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小明迫不及待地询问我取胜的诀窍。我从容不迫地解释道:“这个诀窍其实并不复杂:只需将五个棋子均等分为三组,每组五个。你若取走四个,我便取走一个;你取走三个,我便取走两个。只要确保每一轮我们两人的总取数达到五个,那么我就能确保最后取到剩下的那颗棋子。”小明听后,这才恍然大悟。
同学们,你们认为这款游戏是否相当有趣?若每人每次最多只能取走两个,这或许会带来全新的游戏体验吧?
小学五年级数学日记10
在假期的某日,物业的工作人员上门收取水电费,我查阅账单发现总共需支付314.22元。对此,我带着些许不悦对母亲表示:“一季度只需支付三百多元,这水电费似乎挺划算的。”妈妈目光锐利地扫了我一眼,严肃地指出:“你口头上谈论低碳环保,文章中也大谈特谈,但实际生活中并未践行低碳环保理念。电费和水费的高低,不仅仅是金钱的多少,更是你选择低碳生活方式与否的体现。让我们来好好算一算这笔账吧。”
我认真查看了水费的单价,得知为3.10元。据此推算,我们家的用水量总计为139.5元,换算成立方米是45立方米,也就是45吨。假如全天24小时不间断地开启水龙头,估计足以淹没整栋楼。我们不仅要在家中用水,比如我在学校时、我的父母在单位上班时也在用水,实际上,我们这样的人确实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而当我们想到“人类最后一滴水就是眼泪”这样的情景时,更是感到无比的担忧。
瞧瞧电费,这让我和妈妈都感到惊讶。电的单价是0.48元,而我们家总共消耗了174.72元,按照这个单价计算,相当于用了364度电。根据数据,一度电能够用于炼制1.25至1.5千克的钢材、织造8.7至10米的布料、加工16千克的面粉、灌溉0.14亩次的小麦、装满10瓶液化气、酿造15瓶啤酒、开采27千克的煤炭、生产22千克的化肥、制造11.8千克的洗衣粉、为电动汽车提供0.86公里的行驶能量……若我家每日能节省一度电,那么一年、十年累积下来的效益将是非常惊人的。我渐渐察觉到,自己平时养成了许多节能的好习惯,比如随手关灯、利用自然光高效学习、避免频繁开启电源开关……只要坚持这些做法,一天内节省一度电是完全有把握的。
我与母亲细算水电账目,从而领悟到珍惜能源的关键在于节约,需杜绝一切不必要的浪费,让我们共同以行动来宣扬低碳生活方式。
冯雅丽老师评价道:这篇数学日记显然是你倾注心血所写,非常值得赞扬。你与妈妈巧妙地运用数学知识,通过细致的账目计算,让众人认识到低碳环保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更要有切实的行动。文中提到的那些具体措施尤为出色,值得我向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