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全班隔离 !原因是
今年十一月,我们年级接连发生多起水痘病例,让人不解的是,大家已经上初中了,怎么会再次感染水痘。
“是啊,我们班也出现两例水痘,全班隔离3周。”
最近气温骤降
伴随逐渐高发的呼吸道传染病
水痘也悄悄进入校园
……
不少初中生中招水痘家长困扰不已
李女士的儿子在上海市宝山区某所私立中学上学,从十一月起,该校不少班级因爆发水痘而实施封闭管理,部分学生被隔离观察。"我总觉得水痘是小孩子才会得的病,怎么现在中学生也会感染?是他们身体防御能力太弱了,还是这个病毒特别凶猛?"
王女士家孩子现就读于静安区某公办初中六年级,最近班里出现了两例水痘病例,整个班级整体转移到了隔离用的教室,并且与其他班级分开时间上下学。她也因此产生了同样的疑问,想知道“近期水痘是不是特别流行?”
在社交平台上
有不少网友发帖称
自己或身边人得了水痘居家隔离
其中不乏一些家长
因为孩子被水痘盯上
十分苦恼
令许多家长费解的是
水痘不是低龄孩子才会得的吗?
初中生怎么也会中招了?
近期是水痘高发期吗?
对于这一现象,复旦儿科医院感染传染科副主任曾玫教授谈道,水痘属于一种传染性疾病,虽然儿童群体是主要易感人群,但当前水痘的发病情况呈现出向年龄较大者蔓延的态势,不仅中学生容易感染,而且18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感染病例也占有相当比例,她提到,之前接诊的部分患儿,其感染源头正是成年人。
近期水痘发病情况并不集中,而是零星出现,全年都有可能发生。曾玫教授表示,近年来水痘患者年龄有偏大的现象,上海中学生中感染病例明显增多。她解释说kaiyun.ccm,所谓突破性病例,就是接种过一剂水痘疫苗之后,过段时间仍然会感染。不仅中学生,成年人得水痘的情况也在逐年增多,特别是25岁到40岁之间的人群,发病数量显著增加。
上海市疾控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
目前成人病例
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下的青壮年
水痘
这种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导致,属于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皮肤和黏膜上依次出现的不同形态皮损,同时伴有轻微的全身反应,初期呈现淡红色小点,很快转变为直径约米粒到豌豆大小的圆形紧绷水疱,水疱底部有明显的红肿,干涸后结痂中央会形成凹陷。
水痘的潜伏时间比较久,通常在接触病原体后的14到16天(可能介于10到21天之间);从出现症状前的1到2天开始kaiyun全站网页版登录,直到皮肤上的疹子完全结成痂为止,患者都具有传染力。这就说明了为什么水痘患者的隔离期限要长于甲型流感、手足口病等其他传染性疾病。
杭州医生:水痘患者数量确实有所上升
杭州市儿童医院感染科(肝病)副主任祁正红主任医师指出,近期接诊中,水痘病例数量相较前几个月有明显增加,值得庆幸的是,绝大多数患病儿童症状轻微,均能在门诊获得迅速治疗。
祁正红主任说,比起孩子们彼此之间传染,成年人传染给孩子们的状况现在更常见,这种传染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却很容易被大家忽略。
杭州市儿童医院感染科(肝病)副主任祁正红在查房(医院供图)
许多年纪较小的孩子,特别是婴儿和幼儿,通常由家里的长辈负责照顾,这些看护人员一旦感染带状疱疹,就很容易成为传染给别人的人。祁正红提到,她上周接诊过一个七个月大的女婴,孩子持续发高烧,浑身都是疱疹,有些水泡因为护理不当而破裂,造成皮肤发炎,“那个状况让人非常难受。”
经全面检查kaiyun官方网站登录入口,医生判断依依的病情有加重趋势,便将其收治入院。
这个年纪这么小的孩子到底是怎么染上的,经过层层深入的调查,祁正红最终查明了实情:传染的起点竟然是孩子的母亲。据悉,刚结束产假的妈妈重新回到工作岗位,或许还无法完全跟上工作进度,在接连上了好几个班之后,身体防御能力减弱,给了带状疱疹可乘之机,再经由密切接触途径传染给了孩子。
孩子感染水痘,请立即隔离专家:建议打2针疫苗
儿童普遍容易感染水痘,传播途径包括空气飞沫,或是直接、间接接触疱疹液体,还有被疱疹液体弄脏的物品。
实际上
不论小孩还是大人
只要没有足够的抗体保护
就都有可能感染
医生提醒:及时接种水痘疫苗
是预防水痘传染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上海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孙晓冬表示,一旦感染水痘,需立即让感染者居家休养,同时通知学校,等水疱结成硬痂,痂皮变得干燥,才能解除隔离措施;对隔离的病人,要对其生活用品和活动空间进行消毒处理;水痘属于呼吸道传播的疾病,因此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非常关键。
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
可以通过接触传播和呼吸道传播
一旦出现水痘病例
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
特别容易在托幼机构及中小学等
集体暴发
大部分人感染水痘后
若无并发症
1~2周就会痊愈
️但是需注意的是️
皮疹消退之前有传染性
带病上学的话
容易引起校内传播~
有较强传染性这些人一定要当心
调查发现,若有人感染水痘,邻近的未免疫人群与之接触后,大概有九成会随之患病。病愈者体内会产生免疫屏障,不再被传染,不过病毒会潜伏在体内,当身体防御力减弱时便会被唤醒,诱发带状疱疹,并且随着年岁增长,发生这种情况的风险会持续攀升。
哪些人更容易被带状疱疹“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