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上因虫而起的病害都有哪些?

频道:社交专题 日期: 浏览:1

柑橘品种会反复生长新枝条,果实成熟时间跨度也比较大,而且适宜种植的地方气候温和又潮湿,这就导致容易发生病虫害。

不过,有些病患是由害虫引发的,受“组合技”机制影响,它们对树木造成的损害通常更为严重,本期我们对此进行梳理。

Part.1

木虱 VS 黄龙病

木虱黄龙病传播机制_基于r语言的中国柑橘主要病虫害空间分布图_柑橘病虫害防治

木虱是柑橘黄龙病唯一的媒介昆虫,这种病害的危害性毋庸置疑kaiyun全站登录网页入口,它无法根治、传播快、破坏力大,这些都是它的显著特征。

木虱是一种媒介昆虫,它的传播病原体和细菌的方法很独特,属于一种增殖性的体内循环方式,也就是说木虱一旦感染了病原体,就会终生携带疾病,能够持续进行传播。

根据观察,木虱被视作黄龙病菌的帮凶,被感染的柑橘树新发的枝条会散发特定气味招引成虫前来进食和产卵,幼小的害虫一旦被病菌感染,其生长速度会明显加快,当它们长出翅膀后,会转向健康的树木,直到整个果园都被感染。

因此,柑橘树出现木虱是严重的警示,特别是在新梢生长阶段,以及经历狂风暴雨之后,需要频繁检查果园,迅速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可使用的药物包括联苯菊酯、高氯混合毒死蜱、甲氰菊脂与烟碱类药物等。

Part.2

蚜虫 VS 病毒病

基于r语言的中国柑橘主要病虫害空间分布图_木虱黄龙病传播机制_柑橘病虫害防治

蚜虫是柑橘新梢上的一种常见害虫,经常聚集在幼嫩部位,吸吮树体汁液,它们的唾液里含有氨基酸和植物生长素等成分开yun体育app官网网页登录入口,会导致新叶卷曲变形,生长受阻,如果数量过多,这一批新梢就等于浪费了。

蚜虫除了危害取食之外,还会作为柑橘病毒病的载体,例如衰退病,这种病毒病传播能力最强的媒介是褐色橘蚜,这种蚜虫传播病毒的方式属于非循环型半持久式。

这种蚜虫感染毒物需要一至二十四小时,保持毒物的时间为二十四至四十八小时,三十分钟后在毒物处进食就能传播毒物,进食时间越长,传播能力越强。

蚜虫的治理措施,可以在枝条生长之后,选用氯氟·噻虫嗪、氯氟·噻虫胺,或者甲维盐与噻虫嗪的混合药剂进行喷洒。

Part.3

同翅目害虫 VS 煤烟病

木虱黄龙病传播机制_基于r语言的中国柑橘主要病虫害空间分布图_柑橘病虫害防治

柑橘同翅目害虫的品类丰富,黑蚱蝉体形相对突出,其余种类则体型微小,依靠数量优势,例如蚜虫、粉虱、介壳虫等。

吸食是它们的主要职责,分泌却是额外的福利。这些分泌物能够为某些真菌创造生存条件,比如煤烟病真菌中的煤炱属和刺盾炱属,它们特别喜欢这种环境。

因此,当果园管理粗放,同翅目害虫多时,煤烟病亦会加重。

木虱黄龙病传播机制_基于r语言的中国柑橘主要病虫害空间分布图_柑橘病虫害防治

不过果园疏于管理,或许还能见到些红彤彤的东西,这其实是益菌,学名叫粉虱座壳孢菌,先展示一下,今后碰上就别搞错了。

针对同翅目类害虫的治理,蚜类、粉虱等害虫,可以选用甲氰菊酯联合噻虫嗪或吡虫啉,或者呋虫胺的混合药剂,施用时需确保喷洒均匀且全面;对于介壳虫的防控,则可以采用毒死蜱搭配噻嗪酮,或螺虫乙酯的复合方案,在害虫初孵阶段以及低龄若虫时期进行防治,其成效最为显著,一旦它们形成蜡质层和蜡粉,就会表现出很强的抗药能力。

Part.4

潜叶蛾 VS 溃疡病

柑橘病虫害防治_基于r语言的中国柑橘主要病虫害空间分布图_木虱黄龙病传播机制

潜叶蛾往往加剧柑橘溃疡病的流行,因为它们造成的损伤为溃疡病菌的侵入创造了机会。

然而,能够危害柑橘叶子的害虫种类繁多,为何唯独潜叶蛾和溃疡病关系更为密切?并且根据实际观察,这两种现象的发生位置和变化趋势存在显著的呼应,彼此间的联系十分紧密。

以具体现象为例,潜叶蛾若单独活动,其造成的虫道通常呈银灰色且细长,而溃疡病若单独发作kaiyun全站网页版登录,起初会显现油性斑点,随后发展成圆形的木栓层凹陷,但由潜叶蛾引发的溃疡病则表现出不同特征,其位置十分集中,全部位于虫道之中,并且病斑面积较单独发生时更为微小,因此易继平教授目前正在对柑橘潜叶蛾和柑橘溃疡病之间的相互关系展开深入调查。

针对潜叶蛾的治理,需要同步进行枝条修剪,修剪后施药,叶片展开时使用磷钾源库催熟,这是核心措施,药物可以选用氯氟.噻虫胺、甲维盐加噻虫嗪等,能够配合安透等辅助剂,用以提升防治效果。

来源:农业助手(ID:nyzs360)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