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认识能力具有哪些特点
从感觉和知觉角度分析,三、四岁的孩子无法实施有计划、有秩序的察看,他们接触的是事物的表层,偏爱观察形象、醒目、色彩鲜明的物件。直到五、六岁,才开始慢慢形成目标意识:能够逐步依照既定目标与成人指示,有意识地进行感知和察看。
学前阶段孩子的非自觉性注意力占据主要位置,自觉性注意力尚在发展初期,逐步建立起来,形成中。曾经有人做过一项研究,将小班与中班的孩子们带到动物园,让他们观察“狼和狐狸”,老师首先布置了观察任务,要求孩子们留意狼和狐狸在体貌特征上的不同之处。刚到动物园时,周围许多动物吸引着孩子们,他们很快就把目光投向了爱玩的猴子,不知不觉忘记了“狼和狐狸”的观察任务。尽管老师再次提醒,小班孩子还是不把要求放在心上,不愿意离开猴笼。而大班孩子在老师的帮助下,更能管住自己,主动地把注意力转回到“狼和狐狸”身上,接着完成了原定的观察工作。
幼儿的记性很依赖视觉形象和自发过程。跟他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形象突出、能激发他们兴趣的具体物件,他们更容易记住。比如庆祝生日、庆祝儿童节这些场合。但如果把记东西当作一个刻意为之的目标,他们会觉得很难,尤其是年纪最小的孩子,这种困难感更明显。小班孩子要复述《披着羊皮的狼》这则故事时,很多孩子都表示记不住,说不下去。这主要是因为老师讲述故事时,孩子们无法用心去听,有的在摆弄手帕,有的在扯衣角,还有的在看其他东西。心理学研究指出,要想记住某件事,必须先专注地关注它。记忆活动始终与注意力紧密相连。小班幼儿的专注力难以持久,因此难以记住听到的内容。中班与大班孩子的表现则有所区别。他们能够逐渐形成有意识的记忆能力。比如当老师讲述“披着羊皮的狼”这一故事时,他们能专注地聆听,并且基本上可以重新讲述出故事的主要情节和细节。学龄前儿童的模仿记忆能力较强,但对于理解性的记忆则相对薄弱。三、四岁的孩子能够记诵毛主席诗词五、六段,五、六岁的孩子能够记诵唐诗十多段。虽然他们对这些诗词的含义和内涵并不明白,不过,只要反复练习就能记住。如果让他们说出这些诗词的含义和内涵,那就觉得十分吃力。
学前儿童想象力特征在于,非自觉性想象和模仿性想象占主导,创造性想象尚在进步。非自觉性想象体现在构思多变,比如小班孩子作画时,刚画个人物,转而又画匹马,若马身上添些深色条纹,便可能幻化成飞虫。幼儿的想象有时难以区分现实,比如玩“猫捉老鼠”游戏时,扮演“猫”的孩子常咬伤扮演“老鼠”的同伴的手指,导致流血。这个时期孩子的想象还带有独特的夸张倾向,他们倾向于放大事物的某些部分或情节。比如有个孩子画奶牛,把奶头画得比牛头还要显著。此刻孩子们的想象并不为了某个特定目标,而是单纯享受想象的过程。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语言和思维逐步进步,想象的有意性慢慢增强,能够按照既定目标来开展。比如大班孩子玩“开车”游戏时,他们的想象活动紧扣游戏主题。先是利用桌椅等物件构建出“汽车”,驾驶位位于前方,载客区在后方,接着指派任务,有人扮演驾驶员,有人担任售票员,有人扮演乘客等等,所有这些构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带有明确目标的。
幼儿阶段的想象力以仿制和独创两种形式逐步形成,其中小班孩子的仿制能力多见于模仿成年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活动,例如进行切割食材、准备食物等操作。大班孩子的想象力表现得更加强烈,他们能够对以往见过的东西进行思维上的改造,从而形成全新的画面,比如在讲述神话故事时,他们不会逐字逐句地照搬,而是借助自己的构思来增添和完善故事的某些部分。
幼儿的认知活动带有显著的具体形象特征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这种具体形象性仅能针对眼前可感知的事物展开,包括视觉、听觉和触觉的体验。比如,当参与游戏操作玩具,或者完成作业时观察图像,他们的思考才会发生。这个特点在学龄前期的阶段表现得尤为突出。孩子见识增长,认知扩展,语言能力进步后,中高年级学生也能开始运用初步的抽象思维,理解具体事物的性质和数量,还能借助这些概念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比如他们可以说:黄昏意味着天色将晚,傍晚也代表天色将晚,因此黄昏和傍晚是同一概念。这是逻辑思考能力的初步展现。
小孩子开始形成逻辑观念时,一个显著特征是他们热衷于发问。三到四岁的孩子尤其爱探究“树木为何会发出沙沙声”、“太阳怎样散发光和热”、“星星只在夜间可见的原因”、“河里的水为何持续流动”这类问题,可谓追根究底。孩子们能够提出这些疑问kaiyun全站登录网页入口,说明他们对身边的事物产生了认知兴趣,是好奇心与探索精神的直接体现。正确地回答儿童提出的问题,是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条件。
幼儿语言能力迈入全新阶段。首要表现为口语表达呈现显著进步。孩子们通过实际交流,并依据语言使用常规,逐步领悟到特定语法规则。三岁孩童已能借助简短语句与旁人沟通。四岁孩童除了运用简短语句,还能运用复合句式进行对话。五、六岁孩童不仅构建的句子数量增多,句式构造也更为繁复,既有并列式,也有从属式等不同结构,说话技巧进步明显。然而幼儿阶段的语言表达仍受环境制约开yun体育app官网网页登录入口,言语组织混乱,常东拉西扯,需要借助大量手势和面部表情辅助,脱离实际场景便难以沟通。良好的教育引导下,幼儿的连贯表达能力才在大集体中慢慢占据主导位置。学龄前儿童口语能力的进步,是从依赖环境逐渐转向能够连贯表达的过程。
学龄前儿童开始形成内心语言。这种语言是无声的,结构简练且信息凝练的。它源于对话式语言,即我们所说的外部语言。这种内心语言与抽象逻辑思维kaiyun.ccm,以及有目标、有步骤的行为联系更为紧密。因此,内心语言的萌发,标志着儿童语言能力进入了一个新的高级阶段。
学龄前儿童也能初步学会一些文字表达。四、五岁的孩子可以开始学习汉语拼音和认字。有些孩子经过四个多月的学习,掌握了汉语拼音,能够认读、书写一百多个简单汉字和二十多个复合汉字,能够背诵十几首唐诗,还能进行二十以内的加减运算。很多案例表明,大班的孩子完全有能力学会基础的书面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