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选了物化生,课本里的新变化让我琢磨:这学科组合怎么学?

频道:生活应用 日期: 浏览:4

昨天无意中翻看孩子的物理课本,看到他写满了关于动力电池能量转换的详细笔记,并且还画了简单的电路示意图。我忍不住问他:“这些内容不是教材上的范例吗?”他一边继续写着,一边回答:“老师要求我们联系‘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方针进行延伸学习,他说文理科学生都应该这样拓展知识。”我一时没反应过来kaiyun官方网站登录入口,物理、化学、生物这三门课程组合在一起,早已不是我想象中“死记硬背公式、理解化学反应、辨识细胞结构”那样简单拼凑的。

身为选择了物化生这三门学科组合的家长,近两年我清楚地察觉到相关科目的标准正在发生转变。过去普遍认为,选这三门就是朝着“硬科学”方向发展,只要把公式定理记在脑中,把实验流程牢记于心就可以了。孩子回家讲的内容,经常是分析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问题,依据生物学原理推算珍稀物种的遗传多样性,还要运用物理学中的能量转换概念,规划家庭节能减排的措施。

最近参加了家长会议,老师向我们展示了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方案中特别强调了“跨学科整合学习”的重要性。以物理学科为例,力学原理需要用于说明化学领域液体压力如何作用于反应速度;在生物学科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学习必须借助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来深入理解。老师举例说明,今年的高考中包含了一道题目,要求学生运用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学科的知识,全面分析湿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如果还按照传统的单一学科备考方式,很难得出完整的答案。

坦白讲,起初我感到十分不安。孩子虽然自然科学功底扎实,不过学科间的融会贯通能力比较欠缺。例如他能记下植物光合作用的方程式开yun体育app官网网页登录入口,却意识不到可以用化学中的质量守恒定律来阐释氧气和碳水化合物的生成原理。后来我试着陪他一起发掘日常中的“多领域关联”:做饭时看天然气燃烧,就谈物理的燃烧发热和化学的甲烷变化;逛公园时观察植物,就说说生物的蒸腾机理和物理的蒸发吸热。逐渐明白,其实我们身边到处都是物理化学生物的“交汇处”。

此外,我察觉到这三种学科的学习,现在越来越强调与国家方针、社会焦点相联系。孩子最近在进行一项研究,探讨“工业废水处理里的化学沉淀和生物降解方法”,搜集资料时发现了《“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的相关内容,立刻就感到书本上的知识不再只是空洞的概念,而是能够应对现实挑战的有效手段。教师表示,这即是新课程标准着重提出的“科学能力”,不仅要求掌握学问,还必须明白学问能够应用于何处。

作为家长,我确实心存疑虑:这种所谓的“综合学习”会不会给孩子带来额外的压力?不过,当我看到孩子如今谈论“可控核聚变”时开元棋官方正版下载,他能从物理角度阐述核能的释放机制,进而分析化学中同位素的实际应用,再进一步探讨生物领域能源供应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关联,那种眼中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神情,让我觉得这种教育方式的转变是很有价值的。

各位选择了物化生组合的家长,你们是否碰到过同样的难题?是如何引导孩子适应这种多领域学习的?欢迎在下方讨论,让我们共同为孩子构建好这座“科学连接桥”。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