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武田氏是日本战国时期最刚烈、最悲壮的大名?家督宁死不降
武田信虎此后积极寻求对外拓展,与关东的上杉朝兴、骏河国的今川义元结为姻亲,随后逐步将势力扩展至信浓国。正当武田信虎准备大显身手之际,却遭儿子武田信玄逐出家门。此后,甲斐武田氏迎来了最为辉煌的时代。武田信玄麾下聚集了战国时期最为杰出的家臣阵容,而他本人亦才智过人,当时天下,唯有上杉谦信堪与他相提并论。
武田信玄与上杉谦信的势力范围相接,两人仿佛命中注定为敌,甲斐武田氏的大部分力量都耗费在与上杉谦信的对抗中;尽管如此,武田信玄仍旧陆续吞并了信浓、骏河等地,其领土的总领地大概在百万石上下。此外,在认识到无法击败上杉谦信之后,武田信玄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其他领域,诸如“上洛”等事宜。
武田信玄率领三万精兵发动“上洛”行动,在三方原一役中力挫德川家康与织田信长联军,正当他意图扩大战果之际,却不幸突发重病,于撤退途中离世。尽管武田信玄生前威震四方,然而家族内部却陷入混乱,长子武田义信被迫自尽,次子失明,三子早逝,其他儿子亦被过继他人,甲斐武田氏可谓后继无人。
武田信玄在无奈之际,只得允许被过继至诹访氏以继承诹访家的诹访四郎胜赖恢复本姓,尽管胜赖已更名为武田胜赖,但他终究无法直接承袭甲斐武田氏的领地;因此,表面上武田信玄是以养子的身份认下了孙子武田信胜(即立为嫡子),然而实际上,由于信胜尚且年幼,武田氏的实际继承者仍是武田信玄的第四子——武田胜赖。
武田胜赖堪称勇猛之将,他不仅继承父志,追随武田信玄攻占骏河、相模等地,屡建奇功,更在军中崭露头角,赢得了武田氏家臣们的广泛认可。因此,在武田信玄离世之后,武田胜赖得以顺利接管武田氏大权。在他的统治初期,武田氏的势力甚至一度超越了武田信玄的时代巅峰。武田胜赖虽具备出众的才能,却性格固执己见,不但与武田信玄遗留下的家臣们产生争执,而且频繁参与战事,致使自己周边地区频繁陷入战火。
尽管如此,织田信长仍旧对武田胜赖给予了高度赞扬,他的评价概括来说便是“武田胜赖比武田信玄更为强大,不容轻视”,然而这里的“强于”一词kaiyun全站网页版登录,或许仅仅是在强调其勇猛之姿。在随后的漫长战役中,武田胜赖所指挥的1.5万兵力遭到了德川家康与织田信长联合率领的3.8万大军的挫败,众多武田家族的杰出将领在战斗中英勇牺牲,最终,武田胜赖不得不撤退至自己的领地甲斐国。
织田信长在经营数年之后,终于对甲斐武田氏发起了攻势,这场战役被称作“甲斐征伐”。当时,武田胜赖面对德川家康的持续进攻kaiyun.ccm,已是筋疲力尽,国内众多家臣与豪族纷纷背叛武田氏。因此,当织田信长的大军压境,武田胜赖几乎无力抵抗,只能节节败退;进退维谷、陷入绝境的武田胜赖与武田信胜父子,最终达成了最后的决断。
他们选定了武田信满在“上杉禅秀之乱”中自尽的天目山作为最终的归宿;他们带领着武田氏的残部在天目山修筑栅栏,誓与织田信长的部队进行殊死搏斗;在这决战之际,武田胜赖为子嗣武田信胜举行了元服仪式kaiyun全站登录网页入口,并将家主之位正式移交给武田信胜;然而,织田信长的部队已逼近天目山。
天目山之战终告爆发,这是甲斐武田氏的最后一战。家臣们无论老幼,均手持武器,与武田胜赖、武田信胜并肩作战,勇猛冲锋。武田信胜尤为英勇,身受多处创伤,却依然屡次冲入织田军阵。然而,终究人单势孤。当武田氏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之际,武田胜赖与武田信胜相视一笑,随后挥刀自尽,终结了他们动荡的一生。甲斐武田氏至此覆灭。
甲斐武田氏实乃一个充满悲壮色彩的家族。若非武田胜赖过于固执己见,导致武田氏实力大减,众叛亲离,仅凭他们最后一战所展现出的勇气与实力,织田信长断不敢轻易与之交战。而且观察武田信胜在最后一役的英勇表现,他未来很可能成为与武田信玄齐名的杰出将领,然而世事无常,一切皆无假设的可能,况且武田家族的荣光也不允许他们效仿上杉景胜选择屈服。然而,这并非最大的遗憾,最大的遗憾发生在武田家族覆灭三个多月之后,织田信长在本能寺之变中不幸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