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常见害虫高清图片、防治方法都在这里,建议收藏!
蔬菜市场的收益逐年攀升,农民们愈发致力于精细化的种植技术。然而,在众多病虫害的诊断与防治方面,他们常常感到无计可施。为此,小编特整理了一系列常见蔬菜害虫的高清图片,期望能为您的种植提供一些帮助。
地下害虫
蝼蛄:多食性,为害各种蔬菜。
播种前需进行辛硫磷拌种处理,拌种比例应控制在种子总重的0.1%至0.3%之间,待拌种后的种子晾干后再进行播种。
采用毒饵诱杀法:首先,将1公斤90%的晶体敌百虫在60至70摄氏度的温水中溶解,制成药液;或者,将1公斤50%的二嗪农乳油、50%的辛硫磷乳油分别用水稀释至大约5倍;接着,将这些稀释液与30至50公斤炒香的麦麸、豆饼、棉籽饼或半熟的秕谷等混合均匀;在搅拌过程中,可适量加水,以保持适当湿度,最终制成毒饵。田间施用3至5公斤的毒饵,能有效诱杀蝼蛄;同时,采用25%的高氯·辛硫磷乳油,稀释至1500倍后注入洞穴,也可达到灭虫的效果。
蛴螬:多食性,为害各种蔬菜。
播种前需进行防治,具体操作为:将辛硫磷与种子混合kaiyun全站网页版登录,比例控制在种子重量的0.1%至0.3%之间,待其晾干后再进行播种。另外,还可以采取另一种方法:每亩土地使用80%的敌百虫可溶性粉剂100至150克,加入少量水进行稀释,然后与15至20公斤细土混合,制作成毒土,将其均匀撒在播种沟或穴内,覆盖一层细土后进行播种。
金针虫:为害各种蔬菜根及根茎部。
防治措施包括:采用1500倍25%高氯·辛硫磷乳油对根部进行喷洒。同时kaiyun.ccm,使用种衣剂进行拌种,方法与上述相同。
地老虎具有广泛的食性,它会对茄科、豆科、葫芦科、十字花科、百合科等植物造成危害,同时也会侵袭菠菜、莴苣、茴香等多种蔬菜。
防治措施包括:在幼虫3龄之前,可采取喷洒药剂的方法,具体使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稀释至2000至3000倍液,或者25%高氯·辛硫磷乳油稀释至1500倍液进行喷洒。若虫龄增长,则可改用25%高氯·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进行灌根处理。
地蛆:为害韭菜、大葱、大蒜、莴苣、芹菜、甘蓝等蔬菜。
防治措施如下:针对地蛆幼虫,需在播种前及种植前,采用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进行稀释后灌根或冲施,此法亦能有效防治成虫。至于地蛆成虫,在发生期间,应喷洒4000倍的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5%溶液或1500倍的高氯·辛硫磷乳油25%,每隔7天喷洒一次,连续进行2至3次。
根螨:为害蒜、姜、芦笋、马铃薯等经济作物。
防治措施包括使用2000倍稀释的73%炔螨特乳油、8000倍稀释的5%甲维盐微乳剂,以及1500倍稀释的25%高氯·辛硫磷乳油对根部进行浇灌。
苗期害虫
黑绒鳃金龟:为害各种作物。
防治方法: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洒地面划锄。
西瓜虫,亦称卷球鼠妇,主要在温室以及潮湿且光线昏暗的环境中活动,对黄瓜、西葫芦、番茄、油菜等多种蔬菜造成危害。
防治措施通常包括以下两种手段:首先,实施毒土撒施,即将2.3%的溴氰菊酯与土壤混合均匀后撒在地表,每亩土地使用药量在50至100克之间;其次,进行地面喷洒,可以选择4000倍稀释的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或者1500倍稀释的25%高氯·辛硫磷乳油。
食叶类害虫
菜粉蝶,又称菜青虫,以及小菜蛾、甜菜夜蛾、甘蓝夜蛾和斜纹夜蛾,这些害虫主要侵袭十字花科植物、豆类作物、茄果类蔬菜、瓜类植物、百合科植物、菠菜和莴苣等多种蔬菜。
防治措施包括使用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每亩用量为3-5毫升,若针对甜菜夜蛾则需加倍;同时,也可选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稀释比例为2000倍,每亩用量为30-60毫升;此外,无论是哪种药剂开yun体育app官网网页登录入口,都需要与30-50千克的水混合均匀。
红缘灯蛾以及人纹污灯蛾,通常被称为红腹白灯蛾,它们主要侵害的对象包括白菜、辣椒、茄子、圆葱、各种瓜类以及十字花科的其他蔬菜。
防治措施包括使用2000至3000倍浓度的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亦或是1000至1500倍浓度的25%高氯·辛硫磷乳油进行喷洒。
马铃薯瓢虫,又称马铃薯二十八星瓢虫,以及茄二十八星瓢虫,它们主要侵袭马铃薯和其他茄科蔬菜,如茄子、番茄,以及豆类、瓜类、白菜等多种蔬菜。
防治措施包括:采用3000至4000倍稀释的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或是1000至1500倍稀释的25%高氯·辛硫磷乳油进行喷洒处理。
黄曲条菜跳甲、黄宽条菜跳甲、黄狭条菜跳甲、黄直条菜跳甲、愈纹萤叶甲等害虫,它们主要侵袭十字花科蔬菜,还包括茄果类、瓜类、豆类,以及韭、葱、大蒜、白菜等多种蔬菜。
防治措施通常包括:针对成虫,可以使用2.5%的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稀释至4000倍后进行喷雾;或者选用25%的高氯·辛硫磷乳油,稀释至1500倍进行喷洒;此外,5%的啶虫脒乳油,每亩用量在20-30毫升之间,也是有效的选择。至于幼虫,推荐使用2.5%的溴氰菊酯乳油或4.5%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这两种药剂的效果较为显著。
黄翅菜叶蜂(芜菁叶蜂):为害十字花科蔬菜。
防治措施包括使用4000倍稀释的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进行喷洒,亦或是以1500倍稀释的25%高氯·辛硫磷乳油进行喷雾处理。
大青叶蝉、棉叶蝉、小绿叶蝉,它们侵袭的对象包括十字花科、豆科、茄科等植物,以及菠菜、芹菜、莴苣、胡萝卜等多种常见的蔬菜。
防治措施包括使用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每亩用量为4-6毫升,亦或选用5%啶虫脒乳油,每亩用量为20-30毫升,还可以选择20%吡虫啉可溶液剂,每亩用量为10-15毫升,随后将这些药剂与50千克的水混合进行喷雾。
蚜虫种类繁多,包括桃蚜、萝卜蚜、棉蚜、苜蓿蚜等,它们主要侵害十字花科植物、茄果类、菠菜、豆科植物、马铃薯、番茄以及各种瓜类等。
防治措施包括:采用20%吡虫啉可溶液剂,每亩用量为10-15毫升;或者使用5%啶虫脒乳油,每亩用量为20-30毫升,与50-75千克的水混合后进行喷雾;此外,还可以使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稀释至2000-3000倍后进行喷雾。
蚜虫繁殖周期长,对农作物的损害范围广泛,且其侵害作物后留下的蜜露使得药剂难以在虫体上有效附着,因此,蚜虫的防治变得异常困难,抗药性也极为严重。目前,单独使用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烯啶虫胺等药剂已经难以有效控制蚜虫,因此,混合使用多种药剂成为目前较为有效的防治手段。例如:阿维菌素与烯啶虫胺及吡蚜酮的混合;顺式氯氰菊酯联合吡蚜酮与吡虫啉的配伍等。
温室白粉虱和烟粉虱等粉虱类害虫,主要侵袭黄瓜、番茄、白菜、茄子、菜豆、芹菜以及葱等多种蔬菜。
防治措施包括使用5%的啶虫脒乳油,每亩地用量为20至30毫升,或者选用20%的吡虫啉可溶液剂,每亩地用量为15至30毫升,然后与50至60千克的水混合后进行喷雾处理。
每年7月底至9月下旬,露地和冷棚中的白粉虱将进入一个危害的高峰时段。目前,众多地区在防治过程中发现,单独使用一种药剂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有必要将多种药剂进行混合复配后共同使用。
菜蝽、斑须蝽等蝽类害虫,它们主要侵袭萝卜、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豆科植物,以及葱等多样化的蔬菜作物。
防治措施包括使用1000至1500倍稀释的25%高氯·辛硫磷乳油,亦或是3000至4000倍稀释的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进行喷洒。
蓟马这一类害虫,包括棕榈蓟马、花蓟马以及葱蓟马等,它们会对菠菜、菜豆、冬瓜、茄子、番茄、豆类、十字花科植物、大葱、洋葱、大蒜和韭菜等多种蔬菜造成损害。
防治方法:可采用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4-6ml/亩,或5%啶虫脒乳油20-30ml/亩,或20%吡虫啉可溶液剂10-15ml/亩,兑水50kg喷雾。
今年,蓟马类害虫的侵袭尤为严重,众多农民朋友纷纷表示这类害虫难以根除,且已对现有药剂产生了显著的抗药性。鉴于此,我们建议采用复配和轮换用药策略,例如将乙基多杀菌素与啶虫脒、螺虫乙酯与吡虫啉、联苯菊酯与噻虫嗪等不同药剂进行混合使用。
潜蝇类,包括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瓜斑潜蝇、葱斑潜蝇、葱潜叶蝇、黎泉蝇、菠菜泉蝇、油菜潜叶蝇等,它们主要侵袭瓜类、茄果类、豆类、十字花科蔬菜,以及茼蒿、莴苣等多种蔬菜。
防治措施包括:使用5%甲维盐微乳剂,每亩地用量为3至5毫升,并兑水40至50千克进行喷雾;亦或选用5%啶虫脒乳油,每亩地用量为20至30毫升;或者采用20%吡虫啉可溶液剂,稀释比例为4000至5000倍;此外,还可以使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稀释比例为2000至3000倍进行喷雾。
钻蛀性害虫
蛀果类害虫,如棉铃虫、烟实夜蛾、瓜绢野螟等,主要侵袭番茄、辣椒、茄子等蔬菜作物,以及南瓜、黄瓜、丝瓜等瓜类植物。
防治措施包括使用4000倍稀释的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亦或是每亩地用4-6毫升的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再配合40至50公斤的水进行喷雾处理。
蛀茎类(苏邻菜蛾):为害百合科蔬菜,以韭菜、葱、蒜为重。
防治措施包括使用4000倍稀释的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或者1500倍稀释的25%高氯·辛硫磷乳油,亦或是将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以5-6毫升/亩的量,与40至50公斤的水混合后进行喷雾。
蛀荚类(豇豆野螟、豆荚螟):为害豆科蔬菜的豆荚。
防治方法:可采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或25%高氯·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5-6ml/亩兑水40~50kg喷雾。
螨类
棉红叶螨,又称朱砂叶螨,以及截形叶螨和茶黄螨(侧多食跗线螨),它们主要侵害的对象包括瓜类、茄果类、豆类、十字花科植物和伞形科植物等,这些植物种类繁多。
防治螨类害虫的要点之一便是轮换使用药剂,在灭虫过程中需兼顾虫卵的双重杀灭,例如使用螺螨酯和乙螨唑针对卵和幼虫,以及炔螨特和阿维菌素等针对成虫的药剂,以此增强防治效果,并减缓害虫对药物的耐药性发展。
其它食叶性害虫
豆科蔬菜是芫菁类(豆芫菁)的主要侵害对象,而茄科、蕹菜、苋菜等植物叶片也常遭受其害。
防治措施包括使用2000至3000倍浓度的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亦或是1500倍浓度的25%高氯·辛硫磷乳油进行喷洒处理。
小编提醒
要有效减缓害虫对药物产生抗性的进程,必须熟练掌握科学的用药技巧,同时还要留意药物使用的轮换交替。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才能更加高效地防治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