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们,公司业务还敢用个人账户收款?不唬你,后果真的很严重!!
很多企业私下开立个人账户
采用不通过对公账户收款的方式进行避税
表面看
公司的所有成本费用都是有合规发票的
似乎看起来天衣无缝
但是,殊不知
这种方式很危险!
敲黑板
看案例:
甲公司的主要股东乙,将公司所获得的1000万元收入,直接划拨至个人账户,并未将这笔收入存入公司账户。
发布君要提醒各位老板:
公司财务账户使用个人账户是不合法的!
首先,用法规说话——
依照相关法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规范》第三十九条明确指出:此类账户主要用于处理个人间的转账交易以及现金的存取业务。具体而言,以下类型的款项允许被转入个人的银行结算账户:
[id_202111866]
(二) 稿费、演出费等劳务收入。
(三) 债券、期货、信托等投资的本金和收益。
(四) 个人债权或产权转让收益。
(五) 个人贷款转存。
(六) 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和期货交易保证金。
(七) 继承、赠与款项。
[id_878595801]
(九) 纳税退还。
(十) 农、副、矿产品销售收入。
[id_303856425]
第六十五条 存款人使用银行结算账户,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违反本办法规定将单位款项转入个人银行结算账户。
(二) 违反本办法规定支取现金。
(三) 利用开立银行结算账户逃废银行债务。
(四) 出租、出借银行结算账户。
(五)不得将资金从基本存款账户以外的其他银行结算账户转入,亦不可将销售所得款项存入,或直接以现金形式存入单位所持有的信用卡账户。
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身份、存款人的住址以及开户所需的相关资料,若在规定的时间框架内未向银行进行告知。
将个人账户“公用”,后果很严重
01
涉嫌偷漏税,将会被严查。
公司的运营中,会涉及包括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在内的多种税费,然而,若股东将本应计入公司账目的收入私吞,不进行申报,那么企业就会因为未申报的收入而减少应缴税款,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偷税漏税的行为。
02
将对企业承担连带责任
公司的资产中包括了一千万的营业收入,若企业采取的是个人独资的组织形式,那么直接引发的后果可能是企业资产与个人财产的混淆,一旦对外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便可能面临无限连带责任的问题,从而带来极大的法律风险。
若企业采取公司制组织结构,那么撤资的股东需将1000万元资金全额退还给公司,且其责任限于这1000万元金额之内。
03
情节严重将构成犯罪。
企业股东若将公司资产私吞,若情节恶劣,则可能触犯职务侵占罪和挪用资金罪。
职务侵占罪,即指那些在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任职的人员,借助其职务之便,擅自将本单位的财产非法转变为个人所有,且涉及金额较大的违法行为。
公司的1000万元营业收入,原本是公司货币资金的一部分,按会计准则计为公司的资产。然而,若公司的大股东利用其职务之便,意图非法占有这1000万元货币资金,则其行为可能涉嫌构成职务侵占罪。
挪用资金的行为,即公司、企业或其它机构员工kaiyun全站网页版登录,借助职务之便,将本单位的资金私自用于个人用途或借与他人,若挪用金额较大且超过三个月未归还,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金额同样较大且用于营利活动,亦或是从事非法活动。
股东乙若将1000万元货款擅自用于其他目的,其行为可能涉嫌挪用资金罪,因其利用了自身职务上的便利。
你的小伎俩都会被看穿
有些企业家认为,由于自家公司规模不大,业务量有限,若通过个人账户进行收付款,采取一些所谓的“便捷”方式,可能不会被税务部门察觉。然而,他们并未意识到,无论企业规模大小,无论交易金额多少,都逃不过税务局的严格监控。
01
大数据比对分析,自动预警
金三系统正式投入使用,税务局意图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审查,以确认是否存在异常。他们会对发票数据、纳税申报数据等进行大数据比对分析。若发现任何异常,金三系统将自动发出警报。无需等待他人举报kaiyun官方网站登录入口,税务局便能得知某企业涉嫌偷税漏税。届时,企业还能逃往何方呢?!
02
中国将清查全部银行账户
企业主的银行存款同样受到审查,其“安全”性已不再有保障。随着CRS的实施,全球信息报告标准即将实施,我国将于2018年9月启动首次税收信息的跨国交换。
简而言之,若你仍持有中国护照,抑或是长期定居在中国的外籍人士,那么你在海外的金融资产对于我国国税局而言开元棋官方正版下载,已是毫无秘密可言!我国国税局将通过与其他CRS成员国之间的信息互换,全面了解我国公民在海外的资产收益状况。若你还企图通过海外资金转移的手段来逃避税收,以为我国税务机关无法察觉,那你就完全想错了,若再不依法纳税,后果将不堪设想。
03
五证合一信息共享,无空可钻
税务、工商、社保部门接口实时对接,对于个税申报中工资薪金所得与社保、年金缴费基数不吻合的企业,它们将成为税务部门重点排查的纳税疑点对象之一;在这种情形下,再虚构几名员工的工资已无空间,那么个人所得税和社保还能逃避多少呢?
特别提醒
提醒各位企业家:切勿继续使用个人账户来掩饰企业收入,避免少缴税款行为!
一旦被发现违规,除了需要补交税款之外,还将面临数额可观的滞纳金和税务行政处罚,若情况严重构成犯罪,还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因此行事务必谨慎,切莫轻举妄动。
综合法律顾问工作室、搜狐财经、财咖订阅、网络等
于家堡自贸区服务大厅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