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大港一体化进程加快 宁波舟山港为区域经济提速

频道:社交专题 日期: 浏览:10

5月的一个深夜,一艘来自香港的集装箱散货船在宁波港完成卸货任务后,原本计划前往舟山中远船厂进行维修。鉴于高昂的滞留港费和拖轮费用,两地经过数据核对,决定简化不必要的程序,从而为船方节省了近百万人民币的相关费用。

一个月之后,一艘名为“NIBAN”的巨型邮轮满载着原油,预定在舟山卸下20万吨货物,随后驶向宁波算山码头。在舟山进行重量和数量的计量后,这些数据得到了认可,并被用作宁波算山码头的前期参考。此举为这艘外籍船舶节省了数千美元的港口停泊费用。

此类故事在东方的这座大港中并不罕见,2015年,宁波-舟山港的货物吞吐量攀升至8.9亿吨,这一数字位居全球首位。那些看似简单的数据交换和认证手段背后,实际上隐藏着十多年来逐步推进的“港口一体化”进程,其不断取得突破。

港口繁荣,经济亦随之兴旺。浙江的出口商品远销至22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超过九成的外贸货物均需借助港口进行中转。宁波-舟山港,作为浙江乃至长三角地区贸易的枢纽,其一体化进程的突破,将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丰厚的礼物。

十年“磨刀” 一体化进程加速

6月底,美国总底特律号集装箱轮抵达舟山金塘大浦口码头,完成了1201个集装箱的装卸工作,随后驶往宁波北仑三期码头。宁波-舟山港外籍移泊船舶申报流程得到简化,并正式投入使用,这一举措也标志着该港的监管一体化进程迈入了新的阶段。

申报流程得以精简,具体来说,过去在国际船舶进行港内移泊时,必须分别向杭州和宁波两地的海关进行“两进两出”的申报,总共需要四次手续,而现在船舶申报流程已经简化为只需完成“一进一出一移泊”的三次申报。

看似简单的“一次”减少,带来的影响并不简单。

这并非仅仅是简化一个流程。由于航运船舶对时间非常敏感,省略这一环节后,货物便可直接卸载。这不仅减少了人力成本,也大幅缩短了作业时间。对航运企业和船舶公司而言kaiyun全站网页版登录,时间的节省意味着成本的降低。浙江舟山兴港国际船舶代理有限公司的经理龚彦伟如是向记者透露。

借助平台数据的互通有无,企业的申报数据得以大幅减少,操作变得更为简便高效。

在这片长三角地区的贸易焦点地带,推进一体化进程并非易事。自2005年宁波-舟山港管委会正式成立以来,直至2015年宁波与舟山两港通过资本纽带实现实质性的联合,其间历经了长达十年的精心准备与努力。

磨刀不误砍柴功,港口的一体化进程在此得到了生动展示。位于金塘港区的浦口集装箱码头,曾是一片荒凉的滩涂,如今却变成了一个热闹非凡的区域。“以前晚上,整个码头一片漆黑。而现在,码头却异常繁忙。”这是大浦口码头龙门吊司机周栋栋的描述。

宁波与舟山港的首次合作项目已落成,该港口的码头岸线长度达到了1774米,水域深度为18米,其设计年集装箱吞吐量可达250万标准箱。

从数据统计来看,第一季度,该码头货物吞吐量达到了20.2万标准箱,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0.2%,并且平均每天的吞吐量已经超过了2000标准箱。

金塘大浦口国际集装箱码头系宁波-舟山港一体化进程中的首个协作项目,同时也是舟山群岛新区构建国际物流枢纽岛的关键支点。舟山海关副关长王杨指出,未来将着力推进港口一体化,通过简化通关手续,以期实现市场活力的提升,进而加速宁波舟山港一体化的步伐。

一体化的“繁华”正在起步。

快速通关 市场“二次激活”

七月,来自莫桑比克的冷冻玫瑰龙虾集装箱在宁波完成转关手续,随后抵达舟山金塘港。这批货物标志着宁波-舟山港一体化进程中的首次,即首批通过宁波转关并在舟山完成结关的进口水产品。

舟山渔场位居我国渔场之首。在这里,水产品产业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水产品的进出口业务与港口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

过去,舟山企业进口的冷冻水产品原料,若在宁波入境,便需在宁波完成通关手续,这对水产企业而言,既耗时又费力。舟山世纪星食品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向我们透露,若需进行二次通关,海鲜在集装箱检验过程中温度会上升,这会降低海鲜的新鲜度,从而对市场产生一定影响。

一体化完成后,通关与进入冷库可同步进行,该冷库温度通常维持在零下22摄氏度上下kaiyun官方网站登录入口,对海鲜的保鲜效果极佳。在他眼中,这无疑是港口一体化带来的最明显益处。

该港口将冷冻水产品的进口流程实现直接通行,作为其一体化进程中的关键进展之一。自7月1日起,舟山地区已有57家企业成功获得进口直通资质,此举显著减少了企业的运营及时间成本。

让企业感受到一体化“给力”的措施,大多集中在通关便利中。

报关单、转关申报单、中转通知书等众多纸质文件,往昔是企业在处理转关核销流程中不可或缺的凭证。这些文件需经打印、归类、校对及邮寄等多个步骤,既费时又费力,甚至可能导致企业错过市场商机。

现在实施的无纸化转关政策,企业仅需提交一份转关预录入号清单,便可完成转关核销流程。核验单证的过程从原本的厚册简化为一页薄纸,显著提升了通关效率。中海船代有限公司的员工姚望宇深有体会地说:“我们再也不用长时间排队了,现在一票出口转关的平均放行时间仅需几分钟。”

龚彦伟透露,公司先前处理了154票货物和732个标准箱的转关核销事宜,这些手续在短短半小时内便全部完成,货物得以顺利启运出海,此举显著节省了时间和相关成本。

不完全统计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杭州海关在舟山金塘大浦口国际集装箱码头共为12488份报关单办理了无纸化转关手续,此举为企业节省了超过100万元的成本。同时,宁波和舟山两地的检验检疫机构对出口直通批次,也全面实现了通关的无纸化操作。

舟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法综处处长俞文波表示,他们计划设立“出口货物直放负面清单”以及“进口货物直放负面清单”,并尝试通过这两张清单来实行进出口货物的直接放行,旨在减少企业的通关费用,提升通关效率。

助力外贸 区域经济再兴

宁波舟山港的“黄金水道”在从业者的日常对话中屡次被提起,除了享受到通关便捷和进口直通等优惠政策之外,该港的舟山港综合保税区最近还新开了“宁波内支线”,这条航线直通宁波北仑港,并延伸至欧洲,主要出口加工后的水产品。

黄嘉丽从事外轮代理行业,她提到,得益于黄金水道以及家门口的报关便利,水产品出口的成本得到了显著降低。以前,该综保区的外贸企业进出口集装箱多依赖陆路运输,需在上海或宁波转关,这样的运输方式成本较高。但若在家门口报关,并通过水路运输出口,运输成本至少能减少10%。

众多本地企业一致表态,所节约的经费,可投入市场拓展及各类投资活动,这对于优化产业布局起到了积极作用。

众多企业正将目光聚焦于这一位于“一带一路”关键位置及长江经济带核心地带的区域。记者得知,该港区的金塘岛计划建设成为一家高端动物蛋白进口加工园区,以及大宗粮油的中转、加工和储运枢纽,同时还将建设成为中澳现代产业园,专注于进口水产品的物流、加工和交易,并致力于打造中澳自由贸易的先行试点平台。

该港口自身,亦已成为继上海、新加坡、深圳、香港四大港口之后kaiyun全站登录网页入口,第五个实现“年集装箱吞吐量超过2000万标准箱”的港口。

每年处理的2000万个集装箱,为当地及其周边地区创造了约100万个就业机会,并贡献了高达1200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

宁波北仑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负责人孙大为向记者透露,将港口资源转化为经济上的竞争优势,对于推动当地加速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他强调,需在持续强化及利用大宗货物转运优势的同时,致力于集装箱物流的发展,构建以深水港口为支撑、以散货物流和集装箱物流为核心业务的港口关键功能。此外,还需强化招商引资工作,促进港口与城市的互动,借助港口开发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变和产业水平的提升,并且要优化港口服务的配套设施。

宁波舟山港,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南翼的关键构成,若不加速推进两港的一体化进程以及港口的开发与建设,难免会错失宝贵的成长机遇。他如是说。

随着区域发展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东方大港即将步入一个全新的十年。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