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心理学“蔡格尼克效应”,改掉儿子拖拉磨蹭的坏毛病,很管用

频道:生活应用 日期: 浏览:10

幼时,我总是渴望迅速成长;然而成年后,我方才意识到,我所最向往的并非是无拘无束,而是那份无需承担家务、完成作业时那份理直气壮的从容不迫。

可惜为人父母后,这“慢条斯理”的劲头,全都传给了儿子。

孩子刚读小学一年级kaiyun全站登录网页入口,日复一日地在与“磨蹭大王”展开一场场智勇较量。吃饭时动作迟缓,穿衣速度缓慢,写作业时更是能拖则拖。

 孩子磨蹭原因分析 _蔡格尼克效应生活应用_

他那“我和时间有仇”的架势,让我这中年老母心力交瘁。

朋友圈中诸多家长纷纷抱怨相似的遭遇——那些自律的成年人,一旦遭遇孩子拖沓的习性,就好比强迫高铁搭载手扶拖拉机疾驰,甚至夜深人静时,也会做噩梦!

你是否也曾疑惑:为何孩子总是拖延?无论怎样劝说,他们似乎都充耳不闻,这究竟是智力上的问题,还是教育方式存在缺陷?

某日偶然浏览,邂逅了一个术语:“蔡格尼克效应”。这短短一句话,犹如当头棒喝,使我豁然开朗,摆脱了那反复絮叨的困扰。

蔡格尼克效应生活应用_ 孩子磨蹭原因分析 _

什么是蔡格尼克效应?

心理学家布卢玛·蔡格尼克于1927年提出的理论指出,未竟的任务相较于已完成者,更易被人铭记于心。大脑会自发地寻求途径,以完成这些未了之事。

正因如此机制,你是否察觉,下班后我们仍旧挂念着“上司要求的PPT尚未完成”“家中水管有待修缮”,诸多事务尚未圆满,心中不禁焦虑不安。

人们实际上对拖延感到畏惧,拖延时间越长开元棋官方正版下载,焦虑感就越强,压力随之增大,工作效率反而降低。孩子们亦是如此,但他们缺乏有效应对这种焦虑情绪的能力。

 孩子磨蹭原因分析 __蔡格尼克效应生活应用

我如何用蔡格尼克效应,治好儿子的磨蹭?

一开始,我照搬了“快点!你再不做完就……”的高压政策。

众人情绪低落,他的积极性更是锐减。后来他灵机一动,决定尝试运用蔡格尼克效应。

1. 把大任务切成小块,逐一击破。

完成作业时,无需一气呵成。可以将数学、语文、英语三门课程各自分为三个小部分,绘制进度条,每完成一部分,便在旁边标记一个勾选符号。

空白区域提示道:“哦,你尚未完成这项任务!”这触发了他的“未完成事项焦虑”,促使他自发地着手完成剩余部分。

 孩子磨蹭原因分析 __蔡格尼克效应生活应用

2. 营造悬念,保留未完成的期待感。

处理家务时,我让他先整理出半数的衣物,随后再进行洗手。然而,不到五分钟,他便感到难以忍受,开始大声呼喊,要求自己完成剩余的整理工作。

如同儿时追剧,每当剧集被截断至“下集更精彩”,那份内心的急切与渴望便油然而生,让人迫不及待地想要完成手头的事情。

3. 用奖励机制制造正反馈。

达成每一个“小目标”kaiyun官方网站登录入口,他就有资格获得一枚印章,当累积到五枚时,他可以选择换取一个玩具或是享受半小时的动画片观赏时光。

久而久之,他享受起“搞定”和“收尾”的成就感。

 孩子磨蹭原因分析 __蔡格尼克效应生活应用

大多数中年人的共同困境

我们这代人追求“即时享受”,然而往往被那些“慢慢来的孩子”消磨掉了耐心。

生活已经够难了,职场鸡飞狗跳,回家还得“操心带娃”。

但细想,孩子的世界慢下来,是不是我们遗失的幸福真谛?

一首歌中唱道:“悠然前行,细细品味!”难道我们不是同样渴望这种舒缓的步调,重新把握生活的主动权吗?

常常急于求成,却在追求速度的过程中遗失了幸福。或许,孩子的磨蹭正是在告诫我们:“放慢脚步,生活才会更加有滋有味。”

你阅读《小王子》时,会发现书中提到:“每一个成年人都曾是个孩子,然而他们却忘记了这一点。”

日常琐事,谁不是满腹怨气?然而,换个思路来看,或许所谓的“拖延”,正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种耕耘方式。

蔡格尼克效应生活应用__ 孩子磨蹭原因分析

亲子共成长,在爱里逐步靠岸

应用心理学原理治“磨蹭”,本质是和孩子一起寻找方法。

身为导演的大人,有时会放下自己的威严,顺应孩子们的步调,或许还能捕捉到意想不到的温馨瞬间。

别总是对他们说“为何如此迟缓”,随着世界愈发急躁,我们更应学会在放慢脚步中感受爱的存在。

不急于一时,实则效率最高,每一步都承载着陪伴与进步。将游戏中的“挑战成长”的喜悦归还给孩子们,同时将耐心与平和留给自己。

有人认为:最令人心动的时光,莫过于母亲展现着耐心的笑容,孩子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颜。这份纯粹的幸福,愿我们彼此都不愿遗忘。

蔡格尼克效应生活应用_ 孩子磨蹭原因分析 _

结束语

因此,我们不如尝试以更加柔和的方式与孩子相处——耐心等待,相信时间会给予我们一切所需。

蔡格尼克效应,虽然仅是心理学中的一条小规律,却能在家庭生活中带来极大的慰藉。当你下次遇到拖延的情况,不妨尝试一下,或许真的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让我们一起慢下来,好好生活,也教会孩子,从容前行。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