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客烦恼:资深用户开始厌倦 存泄露隐私隐忧

频道:社交专题 日期: 浏览:4

或许在某个时刻,你路过那家熟悉的星巴克,拿出手机记录下自己的位置,意外地发现一位老友此刻正坐在那里品味咖啡。与此同时,不远处商场里,那件你心仪已久的名牌衬衫正在进行促销活动,而你常去的那家小饭店也推出了诱人的优惠套餐……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签到功能,正悄无声息地在城市中扩散开来,我国网民们根据其谐音,亲切地称它为“切客”。无论身处何地,人们皆可通过手机在提供“切客”服务的平台进行“签到”操作。这样一来,他们便能在电子地图上成为焦点,同时,一张以移动社交为特色的网络也随之展开。

忙碌的“切客”脚印

“切客”服务网站源自美国的“四方网”,用户只需在指定地点用手机登录该网站进行签到,便能够赚取积分和虚拟勋章。在某一地点签到次数最多者,更有机会荣获“领主”的尊称。自2010年开始,我国涌现出了众多签到网站,例如街旁、嘀咕网、盛大切客网等,它们通过发放积分、颁发徽章以及提供商家优惠券等激励措施,成功吸引了众多用户参与。

申申是上海某家媒体的科技专栏作家。他日程紧凑,每月有一半的时光不是在出差途中,便是在出差途中。过去,若想与他取得联系,除了通过电话kaiyun全站app登录入口,别无他法。然而,自去年他热衷于“切客”以来,朋友们只需上网查阅他的最新动态,或在微博上留意他的更新,便能对他的行踪一清二楚。最近他又去了哪里,是哪家书店让他找到了一本好书,他与哪位名人曾在哪家饭店共度晚餐kaiyun全站网页版登录,甚至独自一人在麦当劳点餐,差点因为钱不够而陷入尴尬。这些细节,他记得一清二楚。

申申向《IT时报》的记者透露,他在手机上安装了五个不同网站的“切客”应用,其中街旁和大众点评网的签到功能使用频率最高。他强调,“切客”对他来说非常有帮助,每次出差到外地,只需在入住酒店后完成签到,当地的朋友们便知晓了他的到来,随后他们便会约定小聚。我周围有很多朋友都在玩“切客”这款游戏,其中有一位朋友玩得特别投入,每天在乘坐地铁往返于上下班途中,他都会在每个站点进行签到。

刘大卫,街旁网的CEO,向《IT时报》的记者表示,“切客”代表了一种颠覆性的移动互动形式。这不仅仅是从电脑屏幕过渡到手机屏幕那么简单,更是将虚拟的网络交流与现实世界的社交活动紧密融合。一个庞大的虚拟社交网络,借助电子地图,逐渐在现实世界中展开,显得格外神奇。

除了具备社交属性,“切客”还为网友提供了生活上的诸多便利。申申表示,在寻找餐馆时,“切客”尤为实用,比如约好在人民广场与朋友聚餐,抵达后,便可在网上查阅周边有哪些餐馆正在打折,或是有哪些优惠券可用;而在购买商品时,也能借助“切客”来了解其他消费者对该店铺的评价。除此之外,网友们还能通过“切客”平台享受到商家提供的消费折扣、纪念品赠送,甚至还有免费门票,而这些促销和优惠举措通常能让网友与商家双方都实现利益的双丰收。

“切客”商业模式渐露雏形

作为网络用户,唯有亲自前往现场完成签到,方可领取相应的积分和优惠券奖励。于是,“切客”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为商家提供了大量的免费宣传,从而迅速提高了商家的知名度和关注度。

刘大卫向《IT时报》的记者透露,街旁网曾与星巴克合作举办了一次特别活动,该活动在星巴克最受欢迎的三家门店进行,实施了“签到即享优惠”的策略,活动时间从2010年11月9日持续至年底12月31日。在活动启动前,这三家星巴克的累计签到量仅为2800次,其中个人用户的签到量大约为2300次。在短短两个月的活动期间,这三家店铺累计达到了四万次的签到记录,其中个人用户占比约两万,增长速度达到了十倍以上。即便这些签到用户未必都会光顾店铺,但它们无疑为星巴克带来了显著的商业效益。

盛大切客网的CEO宋铮指出,相较于博客、微博等网络平台,提供“切客”服务的网站在商业模式上更为明确。其中,最明显的便是依托地理位置的广告业务。研究数据表明,网站广告的点击率是关键,但点击率转化为实际购买行为的比例仅有1%。相比之下,基于地理位置的广告,其消费转化率有时能高达50%。芬兰麦当劳进行了一项尝试,利用导航工具搜集了周边消费者的资料,并向他们告知店内正进行的促销活动。结果,有高达39%的顾客因此前往店内消费。然而,从理论走向实践,尚需更多时间来验证。首先,必须赢得更多互联网用户的喜爱。

美国“四方网”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丹尼斯·克罗利最近透露,“四方网”正在积极研究多样化的商业模式,例如,对于频繁使用签到功能的用户,商家能够给予他们相应的奖励。此外,未来不日,商家将能够为顾客提供将信用卡与社交平台相链接的服务,以便于监控消费者的购物活动。

“到此一游”的疲倦

相较于博客和微博,“切客”这一新兴事物崭露头角。根据我国领先的社会化商业资讯机构CIC的统计,美国“四方网”的“切客”用户在2010年12月已突破500万大关。然而,在我国,“切客”网站的用户数量仍相对较少,整体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初生的婴儿总是让人怜爱并给予关怀,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它能否摆脱网友喜新厌旧的普遍规律,尚不得而知。

一些经验丰富的“切客”用户已经开始出现疲惫感。网友“小图兔”向《IT时报》记者表示:“若是每日上网,满眼皆是‘签到’,这难道不是充斥着垃圾信息吗?一旦对‘签到’产生依赖,最终可能不是你在掌控游戏,而是游戏在操控你。这样的‘签到’究竟有何价值,不过是证明自己曾到此一游罢了?”

一个人的日常活动范围毕竟有限,因此那些热衷于“签到”以换取积分和徽章等奖励的人,开始尝试一种名为“穿越”的新玩法。所谓的“穿越”,就是在同一时间,在不同的地点完成“签到”,给人一种仿佛拥有“任意门”的错觉,但实际上并未真正离开原地。这主要是因为,除了手机自动定位功能外,大多数网民仍需手动发布微博,而“穿越”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若众人纷纷投身于“穿越”游戏,那便偏离了“切客”游戏所追求的原始目的。网友“小图兔”如此表达。

除了“穿越”,隐私保护问题同样让众多玩家感到烦恼。网友小宋表示:“我每天都会回家签到,一旦哪天疏忽了,别人就会误以为我整夜未归,更令人困扰的是,一些陌生的网友得知我的行踪,竟跑到相关地点想要‘结识’我,这让我感到十分惊慌。”

作为科技媒体工作者,申申对“切客”现象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向《IT时报》的记者透露,当前“切客”的吸引力正逐渐减弱,不少中国用户不愿将个人行踪公之于众,尤其是担心上级知晓。因此,众多“切客”平台纷纷寻求转型,有的与社交网络平台深度整合,有的融入团购功能。申申指出,只有当线下商家认可“切客”的价值,这些平台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对话

街旁网CEO刘大卫:我们在为自己的年代服务

IT时报:您觉得“切客”与传统的网络社交形式相比,有哪些独特的特点?

刘大卫提到,最显著的变化在于交互方式的革新。伴随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手机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切客”这一应用正是迎合了这一潮流,它为用户带来了一种新型的移动社交方式,有助于转变用户的社交习惯。“切客”不仅将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无缝对接,而且与单纯的线上交流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IT时报:你认为“切客”如何应对泄露玩家隐私的问题?

刘大卫表示,“切客”泄露隐私的问题确实存在,但这对于我们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由于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我们将协助网友们重新构建他们的“切客”社交圈。这样的社交圈具有小众特色,是所有热爱“切客”的爱好者聚集的场所,在这里,大家能够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

《IT时报》报道,部分网民为了赚取积分和获得徽章等激励,选择了“穿越”等手段进行签到,这样的行为是否与“切客”的原始宗旨相悖?

刘大卫表示,确实存在一些网友,他们参与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追求徽章和优惠券等物质奖励,有的则仅仅是为了娱乐。例如,在微博上,也有人会发布一些毫无价值的内容。实际上,这种行为可能会损害他们在“切客”平台上的社交关系,导致他们被其他用户排斥和反对。

IT时报报道,自2010年起,涌现了大量提供“切客”服务的网站,如同雨后春笋一般。那么,“街旁”如何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稳占一席之地呢?

刘大卫表示,我们团队成员普遍年轻,大多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致力于为当代年轻人提供服务。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注重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并且与大型企业和知名门户网站建立了合作关系。例如kaiyun全站登录网页入口,我们与新浪微博和开心网实现了数据同步。鉴于我国地域广阔,一款产品不可能仅由一家公司独立完成,竞争现象在所难免。我们致力于专注于自身业务,培育和扩大我们的用户群体。最好的成长方式不是靠资金的投入,而是口碑。服务这块很重要。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